駱總美滋滋的帶着收獲走了,導研院的同志喜洋洋的拿着方案來了。
嚴格說不是人來了,而是來電請高振東了,高振東還得過去,這是雷電-1改的新彈體總體方案,涉及的人太多,一窩蜂的過來找高振東不合适,高振東也不可能這麼托大。
本來早兩個周就準備好了,不過有防工委那邊一聲令下,導研院隻好暫時按捺住心情,等着。
高振東按約定的時間趕到導研院,這邊早已一切就緒,就等着他來了。
雷電-1改的型号總師見高振東進來,笑呵呵的招呼:“高總師,這兒坐這兒坐,你可算是來了,這兩周我們可是望眼欲穿啊。
”
這話不假,這個會不開,雷電-1改就往下走不下去。
這年頭搞裝備都是極為瘋狂,争分奪秒的,和二十一世紀幾十年都不見得更新一次不一樣,這年頭,那真是看着不順眼就換啊。
以旗佬的b-58為例,60年服役,65年就退了,這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而是裝備于旗佬戰略空軍的超音速核轟炸機,挂着副油箱都能飛2馬赫的主兒,了大價錢搞出來的,一樣是說換就換。
高振東笑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也是身不由己,哈哈。
”
一把将鍋甩到了防工委頭上,高振東笑呵呵的落座。
導研院也知道,總師開了個玩笑,然後将方案本子遞了過來,人都差不多到齊了,可以開工了。
導研院的同志了一些時間,把雷電-1改的彈體方案做了個介紹,大體上的布置和雷電-1差不多,但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四個燃氣舵,極大的提升了主動段的機動性,主動段機動過載高達30g以上,和高振東知道的日後r-73的60g有差距,但這不是什麼壞事,r-73那個是特化的,有代價的。
而且這個時候也用不着那麼大,30g相比雷電-1這一代導彈普遍的10個g出頭,還是優秀太多了。
但是這個也不是沒有代價,雷電-1的彈體細長,為了承受這個過載,彈體做了加強,這增加了不少的重量,而且在同等直徑下,彈體加強減小了裝藥體積,進一步影響了射程。
至于氣動舵面,還是沿用了雷電-1的方案,總體來說方案比較保守,或者說在改動原始設計的時候,比較慎重。
這倒無可厚非,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穩妥不失為一種好策略。
高振東邊聽邊想,等導研院的同志介紹得差不多的時候,總師問高振東:“高總師,你看你對這個方案是個什麼想法?”
導研院内部早就交流過很多次了,今天這個會,基本上就是為了高振東才開的。
高振東道:“我有幾個小的想法,不一定成熟,大家探讨探讨。
”
大家都看着他,一般說這話的,成不成熟兩說,但想法其實都挺大。
“彈體加固代價有點大了,我想是不是适當加粗,從0.12米左右加到0.15-0.16左右,這樣有幾個好處,一是面積的增加是指數級增加的,那同樣的裝藥,長度縮短的比例相對直徑增加的比例更大。
細長不太能受力,短粗對過載的抗性可就大很多了,然後将彈體外部的導線槽作為輔助加強結構,這樣能夠把彈重和大過載之間平衡得比較好。
”
導研院的同志一邊聽,一邊随手計算,一邊讨論。
“诶,這好像是個好辦法,我算了算,這樣結構增重就沒那麼厲害了。
”
“用導線槽輔助加強,一舉兩得啊!”彈尾噴口處有燃氣舵,肯定是需要從制導艙走控制線過去的。
“不過這樣空氣阻力會增大,還是會對射程有影響。
”
“雖然會增加空氣阻力,但是同時也能提高彈體升力,綜合下來應該還行。
”
“實在不行,多裝一點燃料嘛,多出來一點重量戰鬥機對戰鬥機沒影響的,關鍵是導彈本身的射程要夠。
”空優挂載的戰鬥機,限制挂載量的主要是挂架數量和氣動變化,重量一般都不是問題。
“說得對啊,這個導引頭能看更遠,如果隻是加大過載不加大射程,那就好像事情隻做了一半。
”
“彈徑加大,還能加大光學系統口徑,對于提升導引頭性能也是有好處的。
”
“你們别說,高總這個彈徑選得很有意思啊,我剛才算過,0.15-0.16是一個在彈重、射程、強度、彈徑之間平衡得很好的一個數字。
”????加粗可不是随便加的,口徑即正義這個事情,在空空彈上不太适用。
對于高振東随口就能說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