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4章 光電編碼器的核心器件

首頁
    高振東這話,本來是解釋為什麼先做增量編碼器,但是聽在光陽廠耳朵裡,雖然不懂什麼叫增量編碼器,但第一反應卻是有點兒不好意思。

     還是我們技術不行啊,為了讓我們能跟得上,高總工隻好挑簡單的教我們做了。

     “高總,您提到的增量、多圈,能解釋一下嗎?” 多圈還能猜到,大概是可以旋轉很多圈嘛。

     但是增量如果不解釋,他們就有點不太明白了,這種技術術語如果不問清楚的話,随便亂猜有時候會往錯誤甚至相反的方向走。

     比如“正模化石複制件”,這個正模的“正”,和方向沒有半毛錢關系,但是聯系上後面那個“模”和“複制件”,相當多的人憑直覺,都會猜錯。

     但這東西真正的意思是“正模化石-的-複制件”,而不是“正模-的-化石複制件”,而且正模化石是個專用術語,對于普通人來說,大緻可以不嚴謹的理解為一個物種的标準化石,和方向、正倒模啥的沒關系。

     高振東大概的解釋了一下什麼是增量編碼器,什麼是絕對編碼器。

     “我明白了,增量就是隻能測出轉動的變化量,但是不能直接輸出轉動的具體角度。

    ”一名光陽廠的技術人員道。

     高振東搖搖頭:“不全對,它們之間核心區别的外在表現,是你說的這樣,但是真正的核心,不是這麼回事,還要更深入一些。

    ” 見大家有些不解,他繼續道:“真正的核心在于,增量性編碼器的輸出隻是輸出增量,輸出的數據與編碼器轉軸的位置是不對應的,也就是沒法直接判斷當前位置與初始位置之間的關系。

    ” 光陽廠的同志都意識到了問題:“那實際應用中如何解決呢?” “技術上,可以在外部加上計數電路來加以判斷,但如果因為幹擾、掉電信号線路故障、主動停機等原因,增量輸出信号丢失了一部分,那麼這時候的轉動角度累積值就是錯誤的。

    需要通過其他技術手段或者管理手段來削弱或者重新校準,比如,主動停機後需要重新歸零,但是這依然無法完全消除它的弊端。

    ” 高振東解釋得比較詳細,畢竟光陽廠的同志都是第一次接觸這個東西。

     “啊,我明白了,絕對編碼器就是輸出的數據與轉軸的位置是一一對應的,直接讀取輸出數據就知道轉了多少度。

    ” “是的,不論單圈還是多圈,絕對編碼器的輸出是與轉軸轉動的角度對應的,同時,絕對編碼器的輸出基本上都是數字輸出,這對于未來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控制系統來說,具有很大的便利性。

    ” 之所以說是“基本”,是因為也有絕對編碼器因為兼容性原因,也帶模拟輸出的情況,比如4~20ma、0~5v這類模拟量輸出。

     不過正常情況下一般不會用這個模拟接口,增加系統複雜度,而且會引入誤差。

     聽了這些,楊總有了主意了:“高總工,既然相對編碼器有這麼多缺陷,那我們幹脆直接做絕對編碼器吧?” 高振東笑了,這是不少人在剛接觸編碼器的時候容易犯的錯誤,以為增量編碼器和絕對編碼器是二元對立的。

     增量有增量的用途,絕對有絕對的環境。

     他搖搖頭:“楊總,增量編碼器和絕對編碼器,其實沒有高下之分,主要是應用場景的不同,很難完全相互替代。

    但是兩者之間,理論上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進行相互轉換的。

    我建議先搞增量編碼器,是因為現在的大部分控制系統,是以模拟手段為主,沒有那麼多的數字控制環境來支撐絕對編碼器,這方面,增量編碼器要好一些。

    ” 說完,他向楊總深入的說明了一下原因。

     雖然增量編碼器也是數字脈沖輸出,但是把數字脈沖引入到模拟控制系統中,可比把一串數字轉換再引入模拟控制系統要簡單多了。

     而且絕對編碼器的優勢在于是個絕對量,參與計算、比較才是它的核心優勢,但是這個核心優勢在模拟控制系統中,卻是不大發揮得起來。

     楊總聽了,連連點頭:“還是高總考慮周到,我們搞新東西,不僅要看技術本身,還要看應用環境能否匹配得上,受教了。

    ” 高振東點了點頭,說出了暫時不搞絕對編碼器的另外一個原因:“而且,絕對編碼器的技術要麻煩一些,你們先搞增量編碼器,有經驗了,我們再考慮絕對編碼器的事情。

    ” 技術我有,但是一下子你們可能接受不了,咱們循序漸進。

     光陽廠的同志有點兒哭笑不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