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大小師傅都樂了,這才是高總工最仗義的地方啊。
别的好處先不說,那自有規定,但是在這之外,誰不想揚個名,在親朋好友面前長個臉,在外單位同志面前吹個牛?
人好名不是壞事,隻要獲得名聲的手段是正當的,那也是一種動力,而且是一種很純粹的動力。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說得對,而且這玩意級别還特麼挺高。
自知自己和高總工的那些本事和成果是不能比的,但是在廠内能上廣播,那也是極好極有面子的。
願意拿十天半月工資換一次上廣播機會的同志,大有人在,尤其是這幫不愁溫飽的高級技工,能在全廠面前露個臉,那簡直不要太爽,兢兢業業建設社會,除了衣食住行用,不就是指着這個了嘛。
别的不說,家裡小子姑娘出去談個對象,介紹人一張口“我告訴你啊,這家人沒得說,條件好,而且家裡老頭子還是廠裡上廣播報喜的那種”,看看對方會是什麼想法,至少這家庭條件這一塊,大概率人家就不會有什麼疑慮了。
或者是“這姑娘不錯,跟着師傅,那也是廠裡經常點名在廣播裡表揚的”,這事兒,妥妥的就先成一半,就算是秦懷茹這種情況,人家也高看一眼。
至于是不是經常,那再說嘛,總之事兒是不會假的。
鄰裡街坊拌個嘴,一開口“我家老頭子廠裡都受廣播表揚的,會在乎你這雞毛蒜皮三瓜兩棗?”,簡直一步就跨上道德高地。
車間裡氣氛一片歡騰,有的同志還仔細整整領子,抻抻袖子,對對襟子,拍拍鞋子,完事兒手上搓點兒潤滑脂抹了抹頭發,萬一要照相呢?反正師傅們帶的女徒弟是至少都去洗了把臉。
高振東看在眼裡,樂呵呵的什麼都沒說,原封不動可顯勞動風貌,捯饬捯饬展現昂揚氣象,橫豎都行。
沒一會兒,宣傳處的三位同志過來了,不出同志們所料,一位負責稿子,兩位負責照相,三分廠一把手親自叫人過來請,必定是大事。
噼裡啪啦一陣閃光,拍了不少照片過後,宣傳處的筆杆子找上了高振東,得先采訪啊,要不然不知道該寫什麼。
高振東擺擺手:“這個事情,你就不用過多的采訪我了,你采訪這些師傅吧,事情是他們做的。
不過有一個事情,你一定要在稿子裡凸顯出來,這一次,同志們是超額完成任務,成果主要指标大大超出原定計劃,提前實現了下一代技術所需指标!”
筆杆子眼睛一下就亮了,就喜歡寫這種成績優異,超額完成的典型事迹材料,領導和群衆想看什麼就有什麼,而且絕對不會出問題,對他們來說也是完成工作任務的好素材。
“好好好,高總工,你放心,一定把各位同志的光輝事迹如實展現出來。
”筆杆子推推眼鏡,樂呵呵的道。
高振東點點頭:“你這裡采訪完,去找嚴廠長那兒也采集一下素材,寫好之後,交給分廠機要室的小李,他會組織人先過一遍,免得有什麼犯紀律的内容。
到時候我簽個字,你拿回去除了廠裡,部裡的通訊雜志你也可以投一下嘛。
”
筆杆子頓時說話都顫抖了,幸虧今天辦公室是自己值班啊,要不然這大餅可就活生生漏過去了。
作為負責宣傳的部門,他們也是有發表文章的任務要完成的,而能上部裡的通訊雜志,那可是等閑發不了一篇的,好不容易上那麼一篇幾篇的,可完全不夠分。
部裡通訊雜志一個月就一期,一期就那麼點兒文章,部裡除了部直屬,還有院所廠礦那麼多單位,搶破頭的。
一般點兒的宣傳幹事,那是一年都不見得能有一篇能挂上自己名字的。
而高振東這句話,基本上就是保送了他一篇部裡的通訊,這還能不讓他喜出望外?至于上不了部裡通訊這種可能,呵呵,楊廠長說這話,可能他都還帶點兒忐忑,可是三分廠高總工說這話,那基本上是闆上釘釘,沒跑兒。
“謝謝,謝謝,高總工,我一定把同志們的先進事迹報道好!”
這就是大部分單位裡遇上重大項目,部分人員哪怕再不想配合,最多也就是不提供支持或者bibi幾句,使絆子一般是不敢的原因,一個成功的大項目,涉及到太多人利益了。
“嗯,那你忙去吧,記住,報道要盡可能全面的展現各位師傅的風采。
”意思很明顯,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