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9章 不要一棵樹上吊死,有的是辦法

首頁
    叫過來,給他們講述自己對末敏彈結構的設想。

     其實也很簡單,這玩意的圖網上到處都是,前面是戰鬥部,後面是探測器和控制器,再往後是降落傘。

     粗一看,傳感器的光學窗口被戰鬥部給擋住了,且沒法實現兩者的軸向平行,妙就妙在子彈藥彈出之後,戰鬥部會繞着一根偏心軸旋轉180度,如此一來,就把傳感器的光學窗口給亮出來了,而且保證了兩者的軸向平行,甚至兩條軸之間的距離,比老毛子那個要更近,這無疑對打得更準是有好處的。

     在高振東拿出這個結構之前,說實話,不論是陸工,還是羅教授,都沒少為這個末敏彈的結構刨腦袋,主要是口徑實在是太小了。

     110mm啊,還要布置傳感器,實在是沒法搞。

     這回高振東這個簡簡單單的的偏心轉軸結構一畫,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高總,你這個結構絕了!” “對啊,我正在擔心,想了很久都沒想出辦法,這個真是太巧了。

    ” “結構簡單,但是就是能解決問題!” “而且這個結構,一旦展開,天生就能靠兩者重心的固定關系,解決紅外探測器的掃描角度問題,都不用專門去設計了。

    ” “……” 陸工和羅教授兩人贊不絕口,他們又想起被高振東前面拿出的很多和結構有關的奇思妙想支配的恐懼。

     比如正交四元探測器,又比如槍挂榴彈發射器前裝發射…… 兩人贊歎一陣之後,羅教授最大的問題得到了解決,陸工拿出了自己的前期工作成果。

     “對目标的探測和擊發,我的考慮是設定一個與背景的溫度差下限,利用保持電路記錄一定量的超限數據值。

    根據這些超限值的相互關系和超限次數等數據,配合彈體旋轉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律引爆彈藥。

    至于這個規律,還需要研究和試驗。

    ” 陸工不愧是搞紅外探測的,已經想出了一些路子了,而且這些辦法可以使用模數混合電路解決,并不一定需要用到計算機這種東西,至于好不好用,還要研究和試驗。

     對于這個,高振東點點頭,沒有多發表意見,這方面陸工有自己的經驗,讓他自由發揮就好,陸工想讨論的也不是這個。

     “我想過,按照這個彈藥的撒布模式和散布情況,對于多枚彈藥對同一目标的重複掃描的分辨問題,其實是可以不用在意的,大不了幾發彈同時打一個目标,也是賺。

    ” 陸工直接放棄重複目标識别,沒必要。

     “嗯,你這個想法有道理,抓大放小,難以解決的就不用解決。

    而且合理的撒布密度和撒布分布,配合設計好的掃描範圍,這個問題可以得到相當程度的解決。

    ” 多彈重複掃描的分辨問題,涉及到彈間通信等問題,解決起來非常麻煩,而且本來就是個不大的事情,去花大力氣和高成本解決純純的吃飽了撐着了。

     “剩下的就是最大的問題了:着火點和避免二次攻擊的問題,這個我想了很久。

    我可以設置一個溫差上限,一旦超過這個溫差上限就可以判定為着火點或者該目标已經被成功打擊,但是這個辦法雖然簡單便宜,但是對于這類目标的邊緣區域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

    ” 說穿了就是着火點周圍的溫度梯度區域裡,必然含有與預設的可打擊溫差帶重疊的區域,這時候就有可能被判定為目标了。

     高振東想了想,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你有兩個辦法,一是利用轉動數據判斷這些區域與着火點之間的位置關系,太近的就别打了。

    這種辦法的話,最簡單的辦法來說你甚至隻需要在掃描到着火點後用一個延遲電路鎖死擊發電路,或者阻斷數據保持電路不記錄溫差數據就可以,延遲時間根據彈體轉動速度确定。

    ” 陸工眼睛一亮:“嗯,你說的這也是一個辦法,仔細設計,能用小成本解決大問題。

    ” 工程上解決問題,有時候不需要徹底解決,隻需要把錯誤事件發生的概率壓到能接受的程度就可以,這和紙上談兵的想法不太一樣。

     高振東笑道:“如果不在乎成本,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用雙色傳感器。

    ” 雙色傳感器不一定是紫外/紅外雙色,不同波段的紅外也可以是雙色,而且紅外線傳感器的某些波段對火焰敏感,這個原理,其實也可以用來判斷着火點。

     簡單來說,就是用對火焰敏感波段的輸出鎖死整個紅外傳感器的動作。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