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加工技術還是電子元件加工技術,都會遇到一些問題。
高振東聽了,點了點頭,心裡開始飛速計算起來。
按照現有能力,基本上可以保證制造出體積大約150立方毫米的晶體來,純從體積計算,再加上切割消耗,把每枚光電二極管所需的碲汞镉晶體按照1*1*1.8考慮,那粗算下來可以加工出80來個二極管。
再考慮到邊角部分、加工損耗、成品率等原因,這個數量打個7折,高振東欣喜的發現,自己能用一枚碲汞镉晶體加工出一條1*56的線陣來!
當然,這隻是理論計算,具體的也許沒有這麼樂觀,但是至少理論上先走通了才能考慮别的。
這個結果讓他非常高興,給陸工下了個任務。
“陸總,我回頭給你幾枚個頭大的晶體,你按照你們的理論計算,提出要求,交給1274廠,做幾套紅外光電二極管來。
經費方面,直接找我要,我私人先給了。
”
這一年,高振東的書在源源不斷的寫,而且陸陸續續也有一些老書的印數稿酬,搞幾套這個還是搞得起的,尤其是隻需要考慮材料費和加工費的情況下,其實也不怎麼貴,至少對于他來說不是什麼大事兒。
雖然很詫異高振東這個自掏腰包的行為,但是陸工知道很多事情是不能随便問的,特别是高振東身上。
他會這麼做,必然有他自己的理由。
陸工把這個事情麻溜的應承下來。
高振東轉頭,又和魯總一起,溝通了一下除擴散爐之外,其他工藝的進度問題。
魯總笑道:“總體還可以,封裝部分,本來我們就是熟悉的,而且你提的要求也不是太誇張的那種,我們正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問題不大。
沒搞完,但是進度在我們的計劃預想之内。
”
“那電阻加熱真空蒸鍍機呢?”
“那個就更好辦了,你要求的主要是做鋁的蒸鍍,這東西熔點不高,做起來還真沒什麼太大的難度,說得過分點,就是燒開水,隻是燒的不是水而是鋁。
我們用的辦法比較直接,就是用鎢絲加熱,溫度不夠就加大電流。
”
鎢的熔點都遠遠超出鋁的常壓沸點了,幹這個事兒還是沒問題的。
大力出奇迹嘛,這一點,高振東倒是早有所料,早期集成電路的鋁線蒸鍍,對于厚度、光滑度、密度等等這些的控制都沒有太高的要求,屬于是實在不行就鍍厚點兒的那種思路。
在技術發源早期就介入,就是這麼爽。
“做出來了?”高振東還是有挺高興的。
“還沒有,現在擴散爐基本搞好了,就可以轉頭做那個了,這兩個東西别看用途完全不同,可是在控制方式和具體研究上面,專業重疊性還是挺高的。
你們廠的幾位同志前段時間都被壓在擴散爐改造上面了。
”
對于1274廠來說,方迎紅等幾位具有豐富的自控經驗的同志,給予的幫助很大,畢竟他們幾個是跟着高振東幹出來的,在自控方面掌握的知識和經驗,比1274廠的同志還是要“略微”超出那麼一點點。
所以當擴散爐改造牽住他們幾個人的時候,電阻加熱真空蒸鍍機造出原理樣機之後,剩下的實際調試工作就會受影響。
高振東也不是很急,光刻機的光學系統還不知道情況怎麼樣了呢。
到了食堂,1274的呂廠長已經在這裡等候了,唐處長早就派人向他彙報了高振東過來的事情,隻是工作忙,也不可能直接就到工藝車間去找,那就沒必要。
但是吃飯肯定是要出面的,看見高振東,呂廠長非常熱情的打招呼。
不熱情不行,心裡過意不去。
高振東給的工藝改造,哪怕不用在集成電路上,光是對于他們現有産品的生産,在良品率方面的提升就不是一點點。
他們已經準備利用擴散爐改造的成果,推廣到廠裡所有的擴散爐上面去,就這一項,集成電路工藝改造這個工作他們就算沒白參加。
如今高振東親自過來,于情于理,隻要他在廠裡,無論如何都是要出面的。
高振東在1274廠和導研院同志的熱情招呼下,9點多才坐車到家,正好,他和謝建業,一車就都捎回來了,車子先回廠裡,然後他們再自己騎車回來,那就有點兒吃飽了撐着的意思了。
婁曉娥見高振東回來,又是喝了酒的,連忙給他端上茶來,晚飯是她和陳越紅兩個人一起吃的,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