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高振東最大的希望,就是那個東西是店主搞來的鎮店之寶,不賣的。
做了決定的他,很快就将這個事情抛到腦後去了,決定了就不要後悔。
而十七機部的大會戰會議時間還沒到,部裡下發了一個會議補充材料,裡面是召開這個會議的大緻原因、内容,以及那一份長長的合金材料需求清單。
下發這個補充材料的原因,大概是讓大家都先看看,盤盤家底,估摸估摸能力,會上好直接拍闆,領取任務。
高振東看完這個補充材料,這才知道部裡為什麼單獨發通知點名要他參加,還不能缺席。
補充材料到手,還沒過去半天,高振東的電話響了。
他接起電話,是鄭良樞。
兩人寒暄幾句,鄭良樞主動說起正事:“老高,部裡發的那個通知你看到了吧?”
高振東笑道:“嗯,剛收到沒多久,正在消化裡面的那張清單呢,你的電話就打過來了。
”
“你有沒有什麼想法?我們一起搞啊,我們廠這邊的資源,你是知道的,絕對不會耽誤你的事情。
”鄭良樞也很直接,這個事情,他和京城鋼鐵廠領導彙報過了,不管廠裡準不準備接幾個任務,反正他是要和高振東這邊合起來搞搞事情的。
京鋼廠也很支持他的想法,鄭良樞這一手如果能成,無異于是給京鋼廠上了雙保險。
高振東已經把那個清單看了一半了,該做點什麼大緻心裡也有數:“想法是有的,不過現在确定不下來。
”
确定不下來的原因,不是心裡沒底,而是為了照顧其他同志。
鄭良樞笑道:“我就知道,這事兒你肯定不會落于人後。
有想法就好,咱們一起搞呗,我先在你這兒報名了啊,哈哈。
”
兩人熟悉得很,就不用拐彎抹角了。
而鄭良樞也很光棍,隻要你有想法就行,哪怕暫時确定不下來也沒關系,反正我是跟着你幹了。
高振東也很爽快:“行,大方向上就這麼定了,具體做什麼,等開會那天再定。
”
要搞新材料,以三分廠乃至三軋廠的設備和資源,肯定都是不太夠的,京鋼廠加進來,那就差不多了,畢竟人家是專門搞生産的。
兩人又扯了幾句,才挂了電話。
“到開會那天才定?老高這是什麼意思?”鄭良樞自言自語,這反應速度,不太像高振東的風格。
“難道他是要……不會吧?”突然好像想起點什麼的他,一下張大了嘴。
同樣的表情,也出現在了三軋廠為了大會戰的内部會議上,所有參會者臉上。
11月14日,十七機部最大的會議室内,人頭攢動,部裡總算是把叫得上名号的廠所相關人員都湊齊了。
高振東和楊廠長、陳總工一起,坐在黑壓壓一片的參會人員堆裡,毫不起眼,鄭良樞坐在他旁邊,這兄弟是一來會場,就和他們廠的譚廠長幾個人一起,找到了三軋廠幾位代表,在旁邊一屁股坐下了。
譚廠長和楊廠長他們聊得熱火朝天,鄭良樞和高振東也在吹牛,不過說的和工作沒什麼關系,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畢竟也不可能什麼時候都繃着工作上的事情不放。
會議開始,十七機部的總工照例還是介紹了一下這個會戰的來龍去脈,雖然大家都在補充材料裡看到了,但是會議流程還是要走一走的。
除了來龍去脈,主要的内容就是時間上的規劃、資源上的支持等等這些幹貨了。
介紹完情況後,十七機部領導開口了:“各位同志,今天呢,我們也不浪費時間了,大家都是各自單位的頭頭腦腦,是不能長時間離開的,我們就幹脆點兒。
想來接到補充材料之後,你們也有了成熟的考慮,那一個一個來,直接說,你們能幹哪個,想幹哪個!”
下面的同志都笑了,這話在理,好幾十個單位的頭頭腦腦可都在這裡了。
領導點名,一個單位一個單位的問,情況還是不錯的。
有的廠倒是很光棍,我們廠技術能力差,也就隻有生産的本事了,研究這個事情,實在是搞不來。
而有的廠,技術能力強一些的,就領了一個任務,基本上廠子技術能力再強,大概一個就是極限了,當前階段他們的主要工作,不在這上面,他們的技術力量,也主要是為了生産準備的,材料研究,不熟。
而幾個研究所就強很多,少的兩三個,多的三四個,也拿了不少的任務走,這東西本來就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不過他們也沒法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這裡面來,日常工作、未完結工作、已有規劃計劃等,也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