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P-2V已經完成了高度下降動作,按照以往的經驗,此時他們的信号會被淹沒在地面雜波之中,同時電子幹擾也會晃瞎對面的眼睛。
圖-4特上面,雷達手報告:“敵機信号消失。
”
機長迅速調整了飛行姿勢:“上升高度至3千米。
”
電磁所的頭兒也下了指令:“加大發射功率,打開雜波過濾。
”
站得高看得遠,上升高度有利于發現敵人,但是理論上能看見了,能不能處理好地面雜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實從地面雜波裡分辨出目标信号的算法,并不是沒有,但是這個算法能不能用上就是個實際問題,以前的雷達是沒戲的。
而DJS-60DJ開始在裝備行業大量推廣以來,電磁所的同志總算是有了一點解決這個問題的希望。
DJS-60DJ速度并不算快,也不是為了信号處理準備的,但是好歹能算了。
電磁所的同志想盡辦法,将雷達回波信号拆分到了多台DJS-60DJ上面進行計算,最後再将結果綜合起來。
好消息是真的能起到過濾地面雜波的效果。
壞消息是有點兒慢,結果比信号要滞後,而且并不連續。
所以正常情況下,是不會進行雜波過濾處理的。
但是别管慢不慢吧,好歹能看見了。
一個目标亮點開始斷斷續續的在雷達屏幕上閃現,雷達手對此非常興奮,算法有戲!
而P-2V的電子幹擾,并沒有起到太大效果,因為幹擾被圖-4特上面更大功率的雷達燒穿了,這個大功率,是靠圖-4炸彈艙裡的電池支撐的,不到必須,也是不會開的。
圖-4特靠着這個斷斷續續還偶有漂移的信号,依然牢牢的盯着P-2V,直直的向着對方飛去,同時也在通過指揮中心引導着戰鬥機飛行。
指揮中心人人開心,這個結果,說明大功率雷達抗幹擾,還有通過數字信号處理過濾雜波的技術手段是有效的。
隻要這些都有效,那就算這次敵人隻是被驅離而不是被擊落都無傷大雅,因為他們賴以生存的法寶,破防了!
而此時的P-2V上面,周少校和機長已經有一些擔心。
它們的偵聽天線雖然能夠大緻定位對方方向,但機腹雷達無法發現對方,這好像是一個好消息,說明對方是在高空,按照以往的經驗,是能夠擺脫對方的。
但是這一次好型有些不一樣,過去無往不利的手段,此時好像沒有發揮什麼作用,至少那個雷達信号,依然盯着自己。
當然,也許是因為對方的飛行方向正對自己,所以雷達信号看起來是盯着己方的,也許對方隻是不甘心,依然開着雷達而已。
無論如何,得試着做一點應對:“航向XX,再次下降高度。
”
對方可能是根據信号丢失前得到的航向進行機動,那不妨自己換一個航向試試,這個時候,任務的事情被扔到後面去了,小命要緊,至少得知道對方是不是真的盯住自己了。
圖-4特上面,雷達手在延遲一會兒之後報告了敵機動向:“敵機航向變為XX。
”
機組人員馬上改變自身航向,再次對準了敵機。
然而此時,敵機的目标信号消失了。
再次下降高度的P-2V,已經到了50米的極限低空,再低,對于它的地形雷達來說,就很難處理了。
但是這個高度,的确暫時擺脫了圖-4特的追蹤,不完全是因為地面雜波問題,而是山區的山,在遮擋雷達信号。
“報告,對方的雷達追蹤信号消失了。
”
這讓周少校和機長兩人總算是松了一口氣,果然,對方是根據在雜波和主動幹擾生效前的航向盲掃而已,自己一改變方向,對方就找不着自己了。
這個誤會挺美妙的,雖然不論這個誤會發生與否,都改變不了他們被牢牢鎖死的事實,但是至少在最擔憂的事情發生之前,他們的心情能好一些,沒那麼絕望。
“敵人的雷達信号徹底消失了!”圖-4特上面,雷達手再次報告。
電磁所領頭的想了想,語氣輕快:“敵人應該是再次下降了高度。
不用擔心,敵人不可能永遠飛在那個高度,我們離敵人已經不遠了,隻有十多公裡。
”
圖-4特的機長聽了他的判斷,命令圖-4特繼續向敵人信号消失的方向飛行,雷達依然在持續不斷的掃描着,雷達是有一個扇形掃描區域的,以敵人飛行速度,不可能飛得出這個區域,隻等它冒頭了。
50公裡外,我們的戰鬥機正飛速趕來,圖-4的翼下,雷電-1也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