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找他了。
“高總工,今天有沒有空?槍挂榴彈搞好了,準備做試驗,一起來看看?你要是有空,那我就把試驗放到下午去。
”
高振東早上還有課,上午是去不了的。
一聽這話,高振東馬上就把準備找運算所的事兒扔一邊去了,那個事兒等等不礙事,還是“給老子炸”比較帶勁。
他連連點頭:“有空有空,我一定來看看。
”
羅教授笑了:“好,那我就去安排試驗了,你上完課了到學三樓的二樓207辦公室找我,我們一起吃個飯,吃了飯我們就開幹!”
他覺得自己還是比較了解高振東的,猜到這東西對他吸引力很大,這一問下來,果然如此。
等高振東這些試驗參加得多了,自然就和學校聯系更緊密了,這叫深度綁定!
羅教授走後,數據結構的課還沒開始,不過高振東帶來的幾位同志卻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正在和所有班級的同學,确認作業的收取、批改等事宜。
雖然忙,但是卻很開心,對于他們來說,這個起點有點兒高。
其中一位尤其開心,高振東還隐約聽見有學生叫他“師兄”。
高振東笑了,看來這位也是京城工大剛畢業的,衣錦還鄉了屬于是。
數據結構的課,聽課的人換了一些,而且也沒那麼多了,數據結構這門課,在這個時代來說相對偏門一些。
下午一點半,和羅教授一起吃過飯的高振東,帶着自己的人一起,來到了學校的靶場,京城工大這類學校,就是這麼的硬核。
靶場上,不止羅教授,柳教授也來了。
槍挂榴彈是班用槍族的一個子系統,而且現在看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子系統,他作為班用槍族的負責人,自然是要到現場來的。
看見高振東,柳教授也很高興,走到高振東身邊,小聲道:“班用槍族的第一批樣槍快搞完了,到時候你也來看看。
”
高振東樂了,在槍挂榴彈的試驗場上聽見班用槍族的好消息,好事成雙啊。
很快試驗就準備好了,羅教授作為子系統負責人,下達了試驗開始的命令。
這一次試驗,主要目的就一個,試驗實戰環境下的威力和準确度。
其他的試驗,早就用填砂彈、固定戰鬥部等方式測試過了,數據不錯,要不然羅教授也不敢叫高振東過來看了。
作為炸逼裡面差不多算是個頭最小的小兄弟,35mm槍挂榴彈的試驗動靜遠沒有一次性火箭筒那麼大,高低壓發射原理更是讓整個試驗顯得波瀾不驚。
什麼一路火花帶閃電這種,那是沒有的。
發射的聲音“嗵、嗵、嗵”的,不算清脆,有些沉悶。
落到靶子上,爆炸的動靜也不大,跟手榴彈差不多。
不過高振東還是很興奮,甚至他還自己親自上手打了兩發,打得很準,連羅教授他們都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乒乒乓乓的一通忙活之後,試驗人員拿着一摞數據記錄和分析結果跑了過來。
現場有一台DJS-60D和打印機,原始記錄一出來之後,隻要輸入進去,程序就會自動完成分析,打印結果,這大大節約了試驗的時間。
試驗數據處理是這樣的,試驗射手隻需要嗵嗵嗵的把榴彈打出去就可以,可是數據數據處理人員要考慮的就多了。
采集、歸類、計算、分析,哪一樣都不是輕松活兒,有了DJS-60D的幫助,至少采集之外的東西是方便多了,減少了很多重複勞動。
拿着數據處理結果,羅教授面露喜色,擡起頭來向柳教授高振東兩人道:“成了!你們看看。
”
原始數據很多,但是分析結果倒是簡單明了。
槍挂榴彈初速80米/秒,垂直破甲性能65mm,彈片殺傷半徑10米,有效射程對裝甲目标100米,對人員400米。
之所以對付裝甲目标近這麼多,除了旋轉、速度、角度等因素外,主要一個因素是打不打得準的問題。
對付裝甲目标是點目标,精度要求更高,對付人員是面目标,不嚴格的說8~10米之内都算。
如果是打碉堡孔,其實有效射程就隻能按照100米粗略計算了,甚至還達不到。
就這,已經讓在場的人員激動不已。
最開心的,是一起參加試驗的部隊的代表,看着這個數據,他的想法是“我們帶上一萬發槍榴彈,堆都堆死敵人!”
這東西重量和手榴彈是一個級别的,惹急了,一人帶上十顆八顆不是什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