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1章 捐贈

首頁
    馮總工翻看高振東給的資料,愛不釋手,電話研究所的同志看得兩眼放光,但是又搞不到手,隻能夠着腦袋,從旁邊蹭蹭。

     有看得快的,恨不得伸手去幫馮總翻翻頁,這老頭,看得忒慢了。

     快速浏覽了一遍,馮總合上手稿:“高總工,太謝謝你了,我們回去先學習學習,正好,一邊搞繼電器,一邊搞撥号電話機,剩下的時間用來學這個交換機基礎知識,順便等新數據的統計。

    ” 高振東笑着點點頭:“嗯,具體的工作,就由馮總來安排了。

    ” 對于他來說,肯定是不可能自己親自上手去做具體事務的,他的精力,在其他地方。

    有了通信院電話研究所的同志,相信程控交換機總是能搞出來的。

     那時候的研究人員,缺的是眼界、理論、原理和路線,一旦有了這些,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哪怕是難如邱小姐,不照樣是幾年之内就拿下。

     高振東和對搞激光陀螺儀的原研所同志一樣,用一份手稿送走了滿面喜色的通信院同志。

     —— 9月12日,星期一,高振東專門請了個假。

     今天是送婁曉娥去報到的日子,京二醫要開學了。

     一大早起來,高振東和婁曉娥收拾好,坐上了婁家派來的車子,單位的車子是不能用來送婁曉娥上學的。

     之所以兩口子沒有直接騎車過去,是因為有不少東西要帶,遠遠不止婁曉娥的生活用品那麼點兒。

     婁父和婁母也在另一輛車上,高振東和婁曉娥去他們的車邊打了個招呼,婁曉娥和她媽笑得一個模樣,樂,傻。

     婁父的眼神裡,好像是有點“家門不幸,出此妖怪”的感覺,但是細看,眼睛深處的喜色同樣是掩飾不住。

     一家四口坐着兩輛車,呼啦啦的直奔十多公裡外的京二醫而去,把婁曉娥送到之後,婁父和婁母勉勵了婁曉娥一番,然後看着高振東和婁曉娥進了學校,就坐車離去了。

     學校就在京城,也沒什麼好傷感的,送到了就成。

     另外一輛車還等在學校旁邊,車上還有東西。

     高振東已經把婁曉娥的行李扛在了肩膀上,這裡說是一個校園,其實要建設的地方還很多。

     像他們兩口子這樣,一家兩口子的也不少,當然更多的還是長輩送晚輩。

     報到過程倒是波瀾不驚,迎新的同志都很熱情,隻是沒有日後慣常的老生迎新生的情形,因為這學校它就沒有老生,全是新生,今年才成立的。

     說得直接點兒,是校舍還沒建完呢。

     辦了手續,拿了宿舍号,高振東帶着婁曉娥就往宿舍去了,讀過書的同學都知道,這算是一年之中少有的男性能進女生宿舍的時候了。

     高振東前世也沒進過女生宿舍,因為迎新他是不參加的,那可是個騷動少年們眼中的肥缺,不主動積極點兒還輪不到呢。

     這次能送婁曉娥進來,也算是彌補一下當年的空白,但是說不上缺憾,他當年對這個不是太有興趣。

     京二醫作為新學校,校舍可能還不太完全,但是宿舍食堂什麼的倒是先打好底子的,要不然即便要師生共同勞動,建設學校,也總不能讓大家住露天裡搭帳篷吧。

     不過這年頭建設新廠礦的時候,那就是真的先搭帳篷了。

     送婁曉娥去了宿舍,和婁曉娥一起把宿舍收拾好,高振東在婁曉娥學校食堂蹭了一頓飯,要是食堂不開,像高振東現在也算是坐地戶了,也還好說,可是外地來送人的同志,那可就不見得有地兒吃飯了,國營飯店那點數量哪兒夠啊。

     吃完午飯,休息了一會兒,高振東轉頭就帶着婁曉娥去了學校的行政樓。

     行政樓看起來也不高大,估計就是利用原有的房子改建的,湊合先用用。

     這個時候,高振東的證件就發揮作用了,也不用那些紮眼的,他就把三軋廠和京城工大的證件給拿出來了,别人一看,嚯,20出頭的6級工程師、處長、國營大廠分廠的總工程師,順便一看,這還是個京城工大的老師。

     這幾個名頭,結合到一起,對于剛剛成立的京二醫來說,都足夠驚動一下婁曉娥的系主任了。

     他們系主任的級别,還不見得有高振東高呢,京二醫屬于京城的市屬高校,市裡、教育系統、再到院裡、再到系裡,這一串下來,高振東沒準兒在他們系主任面前還高低能稱一聲領導。

     不過很明顯,找系主任的人不少,高振東是處長,可是别的也不見得就低了甚至更高,處長嘛,京城一磚頭砸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