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5章 賈老三

首頁
    這個餡餅足夠大,大到馮總工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自動交換機他知道,但是程控交換機,他就不知道了。

     有一個誤會是,有人以為在60年代前的自動交換機是程控交換機,實際上這完全是兩碼事。

     程控這兩個字,在60年代前在交換機裡是完全不存在的,ENIAC是40年代才問世的,在這之前,拿什麼做程控? 40到60年代之間,計算機那高昂的價格,龐大的體積,也不可能作為交換機的控制設備使用。

     因此最核心的“程控”兩字,就無從說起了。

     不過60年代之前,一些替代人工交換,根據撥号自動進行交換的自動交換機的确出現了,而且還出現挺早,1889年就有了。

     而有個有趣的冷知識,直到1981年,約翰牛全國75%的交換機,依然是非程控的步進式交換機。

     而現在對于馮總工來說,一個略顯慚愧的現實是,哪怕自動交換機,他們同樣整不利索,這一點不用看别的,就看到了80年代,依然遍布大地的人工交換機就知道了。

     就連電傳打字機這東西,原本的生産數量也不大,松江一個專業廠,從投産到停産幾十年,總産量3萬多台。

     這個餅有點大,他帶着點兒不托底的心态,問了高振東一句:“高總,這個步子是不是有點大?” 步子大了,就容易扯着那啥 高振東笑道:“步子不跨那麼大就是,我們慢慢來,把握還是有一點的。

    ” 一開始他是不準備上數字交換的,乃至時分交換都不準備。

     那才是真的步子太大,别的不說,數字交換機的那存儲,在這時候價格就不是一般的高,而且數字的話,對于現在通信院的同志來說跨度太大了,很難一下子理解。

     脈碼調制、PCM、時隙、TST、STS等他們消化完,時間也差不多過去了。

     更别說這些東西想要做好,集成電路得先走前面,要不然那價格,不得了。

     還不如先上空分交換機,這東西的核心原理實際上和他們現在人工交換沒什麼區别,理解起來快,做起來也簡單。

     而且空分交換實際上本來就是數字交換的前置技術之一,不是核心,但是能有效降低成本。

     聽見他這麼說,馮總也放下心來,高振東同志的信譽,還是比較有保障的,他都說把握很大,看來應該不會假。

     一發狠,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幹了,機會在眼前都不抓,那還搞啥。

     “行,那我回去就準備這個事情,随時聽候安排。

    ” —— 9月2日,漢斯貓的白嶺,60年的白嶺無線電及電話電報展正式開展。

     婁守行雖然親自過來坐鎮,但是并沒有直接出現在振興電産的展位上,而是自己到處逛,感受着展會的氣氛,考察着國外的新技術。

     過來一趟不容易,他是走約翰牛的路子過來的,那就意味着他将進入冷戰期間最為著名的大洋公約組織飛地——西白嶺。

     西白嶺整個處于東漢斯貓内部,老毛子在40年代末曾經幹過直接斷絕水陸交通的事情,花旗佬也不服輸,硬是靠着空運維持了西白嶺250萬人11個月的物資供應,直到危機解決。

     嗯,花旗佬牛,同樣的,在花旗佬如此實力之下,照樣把他們打回三八線的我們,是個什麼級别就不用多解釋了吧。

     對于婁守行來說,好消息是這個時候,距離白嶺牆的修建還有一年,壞消息是水陸路不是很太平,尤其是他這種東方面孔。

     所以他是從空中飛進去的,這條路比較貴,但是貴的好處就是,大洋公約組織的人比較認錢。

    至于為什麼能從空中飛過去,乃至老毛子封鎖西白嶺的時候也一樣暢通,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總的來說就是四常瓜分漢斯貓的那點破事兒,協議裡規定的。

     走在電子展的場館裡,婁守行不由得暗道自己來對了,這裡有好多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甚至沒有聽說過的新技術新産品。

     同樣的,他心裡也充滿了自豪,這裡不是沒有磁帶娛樂設備,但是能和自己帶來的盒式磁帶錄音機比的,一個都沒有! 這個時候的磁帶,标準并未統一,五花八門,什麼都有,而且唱片機也正是繁盛的時候,這些東西相比自己帶來的磁帶錄音機,都有一個共同點:大! 在娛樂、消費類電子方面,大可就不見得是好了,有的時候,人們甯願犧牲音質,也要選擇便攜性。

     婁守行在遊覽之中,路過了振興電産的展台,展台上,振興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