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高振東前世大名鼎鼎的一項高科技——激光陀螺儀,其中也包括光纖陀螺儀。
而張師兄此時的感覺,大概就是“素數就是除了1和該數自身外,無法被其他自然數整除的數,好了,你現在懂什麼是素數了,去證明黎曼猜想吧”。
為什麼不是證明哥德巴赫猜想?
因為哥德巴赫猜想至少能看得懂問題,知道和素數有關;而黎曼猜想是連問題都看不懂,乍一眼看上去和素數沒有半毛錢關系。
張總此時就處在這個狀态,他連這幾者之間有什麼聯系都暫時沒想明白。
他搖了搖頭,像是想把紛亂的思緒從腦袋裡甩出去,然後定了定神:“師弟,不行不行,你這個跨度太大了,你得給我仔細捋捋。
”
高振東也有點兒懵,他也得仔細理一理才能給師兄把這個事情說清楚。
他在腦袋裡仔細的捋了一遍,才開始在紙上邊畫邊說。
“師兄,首先,兩束相幹光在相遇的時候,是會發生幹涉的,具體的表現,就是幹涉條紋的變化,對吧?當兩束相幹光有光程差的時候,就會在幹涉條紋上體現出來。
”
張總:“嗯,懂了。
”
“那我們用同一光源發出的光,進行分光,分别沿着一個閉合光路的正向和反向傳輸,最後再進入同一個檢測器件中,是不是就能産生幹涉,出現幹涉條紋?”
光的幹涉,是要相幹光才行的,也就是兩束光必須要有同樣的頻率和固定的相位差,這就決定了兩個不同的光源發出的光是無法産生幹涉的,必須是同一光源發出的才行。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做物理實驗的同學,在做光的幹涉的時候,是通過單一光源,然後通過單縫,再通過雙縫才能看到幹涉條紋的原因。
“嗯,是這麼回事兒。
”
“然後我們把這個光的閉合回路和檢測機構放到想檢測的轉動平面上,當平面發生轉動的時候,兩束反向傳輸的光一束光程會變短,另一束光程會變長,其光程差與轉動角度是正相關的,這個時候,檢測幹涉條紋的情況,就會知道轉動角度了,是不是?”
“噫,好像是這個道理!”
高振東笑了:“這就對咯,這個東西吧,不像機械陀螺儀一樣,需要轉動部件,而且還需要保持極大的轉動慣量以保證精度。
它本身是不運動的。
而且啟動還特别快,隻要光路建立了,那就進入了檢測狀态,不像機械陀螺儀,還有個啟動過程。
”
光路建立速度多快啊,基本上是開燈就有啊。
張總看着高振東畫的圖,腦袋裡面瘋狂旋轉,問了個問題:“那我怎麼數幹涉條紋?”
經常做物理試驗的人都知道,把微小的物理量變化,通過某種手段轉換為光的幹涉和衍射進行放大,把微小到難以度量的變化變為數圈圈或者數條條,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
“光敏元件啊!這對光敏元件來說還是比較容易辦到的。
”
張師兄點點頭,又出新問題了:“不對啊,這種方式的話,就要求光的波長範圍非常窄才行,光的單色性要非常好,到哪兒去找這個光源?”
如果說隻是要提升光強,在一定範圍内還能比較容易辦到的話,那提升單色性,就不是靠大力可以出奇迹的了。
高振東笑了:“師兄,前不久,我們不是搞出激光了嘛,激光正好就滿足這個要求。
”
當然,激光器有很多種,也不是每一種都适合幹這個活兒的,最重要的一點是,相幹長度要好,也就是傳輸出去多長距離之後,還能保持相當的相幹度。
張師兄拍拍腦袋:“對對對!這玩意太新了,一時間沒想到!高師弟啊,你對前沿技術的了解和跟蹤,做得很到位啊。
”
不是,這玩意一開始,是人家在跟蹤我啊,當然,現在應該是超過去了,畢竟自己隻是拿了個“世界第一”的名頭就跑,賊刺激,但是後續工作并沒有怎麼太跟進了。
但是這個事情,高振東也不太好自誇直接說激光器就是自己發明的,這個逼就隻好裝在心裡了。
不能從這方面裝,他決定換個方向裝一把。
“張師兄,我做過初步理論計算,這種方式,可以檢測的範圍非常寬,可以從0.001度/小時~1500度/秒之間都能測,而且反應很快。
另外沒有了慣性平台、伺服機構、力矩器、角度傳感器等活動部件,沒有質量平衡需求,對載體的震動和沖擊加速度都不敏感,結構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