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總能問出這個問題來,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就是這位高同志?”
“對,就是他。
除了星光制導,還有燃料使用常溫存儲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的高産率工藝、火箭發動機喉襯、燃氣舵材料、DJS-60DJ等等,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
金總張大了嘴:“這是個研究所吧,而且還是那種綜合性的研究所,你說這是一個人?”
從金總的角度來說,除了這,沒有别的解釋了,不是綜合性的大型研究院所,怎麼可能做得到。
這裡面材料、化工、電子、計算機、自控都涉及了,如果說每跨一界就需要一條腿的話,這位同志屬章魚成精吧?
金總在腦海裡浮現出一條章魚同時抓住幾條船的形象來,憋住,不能笑,這太對不起有如此重大貢獻的同志了。
張總搖搖頭:“不是,他倒是一個研究室的主任,不過這個研究室隻偏向于材料這一個方向,其他都是他自己倒騰的。
不過他主要是提出原理和技術路線,具體的實現還是别人來完成的。
”
“那也正常,一個人不可能有那麼多時間來完成這麼多事情的。
”
說完轉念一想,正常個毛線,這事情壓根就不正常好吧。
能提出原理和技術路線,别人照着他提出的方向搞下去,還都能搞出成果來,這本身就已經說明這個人在他涉及的方向上有很深的造詣。
雖然看起來都是空口說白話,但是信口開河與深思熟慮那是兩個概念。
話說回來,正不正常,反正防工委那邊是不可能騙人的,捷聯慣導這個事情,最早肯定是從那個地方出來的,這不會有問題。
“那老張,辛苦你一下,你跑一趟京城吧,看你樣子,你對捷聯慣導肯定是有興趣的,既然如此,你去這個技術的源頭那邊打聽打聽,也是應該的,反正你們都是熟人。
”
“行,我這就去準備,争取盡快過去。
”
——
海河口市,這是個以語言藝術聞名的城市。
1761研究所裡,俞允成正在處理前期碲汞镉晶體生長的試驗數據。
從6月份,他到京城找高振東獲得碲汞镉晶體制造工藝以來,差不多兩個月過去了。
回來之後,改造原有搖擺爐為加壓再結晶爐就花了一定的時間,而且因為人手和相關設備問題,一次還隻能改一台。
等到正式開始碲汞镉晶體的試制,已經是7月份的事情了。
好在俞允成改造爐子的時候,留了個心眼,可以一次性同時再結晶一批樣品。
就在他處理數據的時候,課題組的一位同志拿着新的數據過來找他了。
“俞工,20天這兩支的檢驗結果出來了。
”
碲汞镉晶體的加壓再結晶過程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說是晶體生長,真的是一點兒不假,其時間跨度真的是到了植物生長那個程度。
如果從完整過程的時間跨度來看,其時長要比高振東前世的時候,約翰牛的那個生菜首相的在位時間長。
俞允成也是按照高振東的要求,每5天從結晶爐中取出兩支石英反應管來,檢測退火時長、或者說叫再結晶時長對于晶體結構的影響。
這對于俞允成來說,造成了一定的麻煩,畢竟從加壓爐子裡取管子可不是拿着個夾子伸進去夾出來就好的。
要考慮一個是壓力的基本恒定,一個是溫度的基本恒定。
俞允成和自己所裡的同志,設計了一個巧妙的機構,簡單來說樣品類似潛水艇潛水員從海底出艙,或者航天員在太空出艙前,先進入過渡艙室,然後封閉主艙,保證主艙環境不變,再打開過渡艙和外界的通道,取出樣品。
花了差不多一個月才開始晶體生長試驗,主要原因就是這麼來的。
其實這玩意在正式的生産設備上是大可不必的,但是試驗設備之所以價格昂貴,除了生産數量少、不确定性高、性能要求更高之外,類似這種額外的要求多也是一個原因。
好在在這個系統裡,壓力隻是為了保證反應管不炸管,不是最終産物的影響因素,對于壓力控制精度要求并不高。
同時高總也說了,溫度控制的精度要求也不高。
這兩個“不高”,總算讓俞允成他們在改造的時候得心應手了很多,這也讓俞允成再次感歎高總工對工藝選取的精準。
這第一批碲汞镉晶體開始生長之後,每五天就會取出兩支石英反應管來,檢測其中再結晶的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