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頭版。
《今日長纓在手,滄海怒縛惡龍》
——我科研人員、海軍戰士使用國産反艦導彈,世界首次擊沉敵艦。
标題就是這麼直白,這麼炸裂。
文中,以熱情洋溢的文字,介紹了我們的科研人員在極快的時間裡,仿制成功了世界先進的反艦導彈“争先一号”,并大大提升了原有性能的事迹。
同時,濃墨重彩的描寫了他們和海軍戰士,在科研試驗過程中,發現敵艦後不畏艱險,主動出擊,使用手中僅有的四枚反艦導彈,連射連中,一舉擊沉敵軍2500噸級驅逐艦一艘,1000噸級巡防艦一艘,俘敵殺敵若幹的事迹。
而且,其中還有個少将!
群衆一看,樂了。
争先一号,這名字起得好啊,果然争先了,世界第一次!
抓了個少将啊,自從敵人龜縮不出以來,多少年沒抓過将官了,更别說還送了個上校做搭頭,按照五千萬四舍五入一個億的算法,這勉強也算是個将官了吧。
高興!
這年頭的群衆,武德之充沛,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充沛到什麼程度,幾十年後一群老奶奶圍着某景點一門大炮拍照,不知道的以為她們是在網紅打卡,知道的才明白,那門炮,就是當年她們自己用的,民兵!她們操着這門炮,當年炮戰的時候和敵人對射了好多天!
這個時候,這種消息就是人民群衆最喜聞樂見的“熱搜”了,要放到高振東前世,高低前面得加個“爆”字。
所有看到這則消息的人,都走路帶風,腳下生蓮,感覺跟自己親手打的似的。
有不少人甚至在大街上放起鞭炮來,這年頭,不禁燃。
這是常人能看到的,在常人看不到的地方,也有一些“小事”在發生。
海軍發布嘉獎令,xxxxx部隊榮立集體一等功,yyyyy部隊及zzzzz部隊榮立集體二等功。
同時,xxx研究所的反艦導彈課題組,被防工委授予集體一等功,xxx船舶所、海東船廠的部分下屬機構,被防工委授予集體二等功。
這個時候,這些廠所并沒有那麼嚴格的軍民分野,走部隊的嘉獎體系也是有的。
科研制造體系裡,個人嘉獎也有,還不止一個,但是并沒有公開。
高振東萬萬沒想到,自己人在廠裡坐,功從天上來。
他是個人一等功之一,其他還有誰,他不知道,但是估計邱總是跑不了的。
沒有開會,沒有當衆表彰,就是防工委那邊來了個人,找到他,給了他一個盒子。
一等功!
陣仗搞這麼大,一點兒都不奇怪,高振東前世知道的“八六海戰”,戰鬥過後接見參戰英模的人級别也是非常高的,嘉獎的集體也是好幾個。
隻是八六海戰因為是貼臉輸出的近戰,所以參戰部隊湧現出了重傷不下火線的英雄。
而這一次,就有意思了,八百公裡開外.錯了,重來!
四十公裡開外,幾根小飛棍就解決了問題,所以,參戰部隊全是集體榮譽,沒有個人榮譽,也算是這種大仗之後極為少見的了。
也許,我們的戰士們會越來越習慣這種情況,尤其是那些高技術兵種。
防工委領導專門打了一個電話過來。
“振東同志,能夠給你們的,就隻有這種暫時不能留名不能漏姓的榮譽了。
不過想來你不會介意,你不缺這個,哈哈。
”
他知道高振東本來就有戰鬥英雄、一等功二等功若幹,所以領導才這麼開玩笑。
要是高振東本來沒有那些軍功章,他反而就不會這麼說了。
高振東笑道:“謝謝組織關懷。
領導,到了地方上還能領到這個,我是真沒想到。
”
“振東同志,你總是說,你做的事情都是你該做的,這沒錯。
同樣的,這些榮譽,也都是你該得的,也許因為某些客觀原因,它們可能會遲到,但肯定不會缺席。
”
這話聽着耳熟,高振東心裡開了個小玩笑。
放下電話沒多久,嚴廠長過來找他了。
一進門就樂呵呵的,非常高興:“高總工,好消息,好消息。
”
你怎麼知道我立功了?高振東此時的心理狀态,頗有點像前世那些一不小心釣了條大魚的釣魚佬。
還好,嚴廠長接下來的那句話并不是經典的“誰問你了”。
“剛才接到廠裡通知,部裡和看我們三分廠業務特殊,工作重要,工作量也大,給我們特批了兩台嘎斯69,連人帶車,都給配上了,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