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了防工委領導、總工、導研院的同志,還有高振東。
防工委領導笑道:“好了,振東,你剛才有什麼想說的,現在可以說了,我也挺好奇你想說什麼。
”
導研院的同志也眼巴巴的看着他。
高振東還真想來一句“忘了”,不過這就玩笑過頭了。
他點點頭:“剛才我想說的是,其實也不是不能解決,就是要一點點時間,還有就是導彈成本會上升。
”
果然是這樣!大家都有一種果然不出所料的感覺。
“高顧問,你有什麼解決辦法,指導指導。
”
領導也高興的點點頭:“嗯,先說,先說,成本的事情先不管。
”
高振東倒沒有想着把線掃描熱成像現在就弄到導彈上面,先不說還沒搞成的事情,而是那玩意價格可不是一般的貴,放到坦克這種能夠重複使用的裝備上,倒是還能接受,放到導彈上面就有點太敗家了。
不過他有替代方案。
他點點頭:“好的,我沒記錯的話,我看過導研院提供的導引頭材料,你們導引是用的調幅調制盤吧?”
這就涉及到導引頭的工作原理了。
很多人都沒意識到一個問題,對于早期的導引頭來說,紅外敏感元件是一整塊,是一體的,不論紅外線照在它表面的那個位置,它都是根據輸出與強度相關的信号,但其實是沒法确定信号來源方向的。
那紅外導引頭是怎麼知道信号方向的?
這就不得不提到點源導引頭的工作原理了,有很多種,但是高振東知道,AIM-9B、K-13、雷電-2,用的都是同一種——調幅式調制盤導引頭。
具體的比較複雜,打個簡單比方就是,這種方式是在紅外敏感元件前面加了一個遮光盤——調制盤,盤上有一道或者多道從圓心向外的透光區,這個遮光盤會轉動,當透光區轉到紅外信号所在區域時,紅外信号就會透過它投射到紅外感光元件上。
這種情況下,根據調制盤的旋轉所在位置,就能知道點源信号所在的方位了。
這種辦法很巧妙,把探測目标方向轉換成了讀取調制盤旋轉位置,調制盤是受制導系統系統控制的,其位置很容易确定,這樣一來,就解決了目标方位的判定問題。
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還是要更複雜一些的。
聽了高振東的問題,導研院的陸工點點頭:“是的,調幅調制盤。
”
他是負責制導系統的,也是林連偉的領導。
高振東道:“調幅調制盤天生就會遮掉至少50%的信号,這對探測靈敏度來說,本來就是極為不利的。
而且這種模式有一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當紅外光源點向調制盤中心移動時,調制信号會減弱,中心處為零,對吧?”
這就是這種原理的最大問題了,本來探測性能就不好了,信号還被最少砍一半,而且對得越準,信号越差,什麼時候對準了?沒信号的時候.
淦啊,脫鎖了也沒信号的好吧!
這看起來非常黑色幽默,但是這就是事實。
陸工頗有些尴尬的點點頭:“是有這個問題,但是我們還沒想到解決辦法。
”
别說現在了,高振東前世,也是到80年代才改進過來,黃花菜都涼透了。
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原理,反正我們就是幾十年沒改進,很奇幻吧,但這就是現實。
還好,高振東知道原理啊,而且還不止一種。
但是他決定跳過中間那些明知道有問題的,直接跳到紅外焦平面陣問世之前,最終極的解決方案之一。
高振東這個時候不得不裝個筆了,不然沒法解釋接下來的東西是怎麼來的。
“當看到導研院的同志使用的制導原理的時候,我就意識到這種原理是在本來就捉襟見肘的紅外探測能力上,又雪上加霜,所以工作之餘,我也在考慮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
這話一說,所有人都肅然起敬,包括防工委的人。
高振東同志這精神,太忘我了,要知道導研院的工作并不是他的本職工作,甚至連正經工作都算不上,他自己的工作有多忙,不用看别的,看成果就行。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還不忘抽出時間,為空空導彈的制導殚精竭慮。
防工委領導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振東,伱這”
叫他不工作或者少工作?不現實,也舍不得。
高振東笑了笑,說出了一句讓大家驚掉下巴的話。
“我考慮了三四種原理,最後還是覺得正交四元探測最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