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主要是現在搞這個的太少,主動的就更少了,好不容易有人來,那肯定是香饽饽。
要擱幾十年後,你愛做不做,你不做有的是人做,大家搶破頭都搞不到啊。
标規局的局長要是知道日後的情況,這時候一定會大喊一聲“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不過那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的事情,眼前的工作該做還得做。
這第一個事情算是解決了,可第二個事情,找不到人,那就沒法繼續下去。
标規局撇開十七機部自己直接拿着去IEC?開什麼玩笑。
這樣一搞,别說技術支持這方面黃了攤,就是十七機部那邊随口問起這個事情來,标規局也會很難受。
就在這時,局長的電話響了,他接起電話,很快面露喜色。
放下電話,他轉頭對技術負責人道:“得,第二個問題不用想了,那邊主動解決了。
”
“十七機部打電話來了?還是他本人?”
标規局長搖搖頭:“都不是,打電話的是十二機部運算所,說是因為C語言标準往IEC走的事情,受十七機部委托聯系我們的。
”
“這個事情怎麼又繞回十二機部去了?”
“不知道,十二機部運算所原話是高振東同志工作比較忙,在C語言标準方面的事情,可以直接和他們溝通,有必要的時候,他們會轉述給高振東同志。
總之就是,雜事兒他們就處理了,大事兒才會轉過去。
”
技術負責人若有所思:“局長,該不會是來摘桃子的吧?”
局長搖搖頭:“應該不會,涉及到兩個大部委呢,吃相不會這麼難看,誰敢啊?而且運算所也說了,與十七機部那邊的溝通和手續,他們會發過來,這不會有問題的。
”
不管怎麼說吧,兩個問題也算是磕磕絆絆的解決了,過程雖然有些曲折,但是速度還是挺快的。
這個年頭,真正慢的那種事情,時間和溝通成本那可遠遠不止這麼點兒。
至于他們後來搞的這個關于國家标準申報流程的學習,高振東就沒參加了,或者說壓根兒不知道。
同樣的,通信院和運算所的總工這些人就站了個台,都沒正式出面,這兩家各出了幾位技術人員,與學習中的模拟“評審”人員進行充分激烈友好的交流。
對于參與模拟的人來說,不是高老師啊,那就好辦了,來來來,讓我看看你們運算所這些親傳弟子是個什麼成色!
這些都是後話,反正最終結果是,軟件文檔編制指南國家标準編制課題順利立項,同時與C語言标準一起,成為我國向IEC提出的首批兩個标準,打響了标準國際化工作的第一炮。
——
從七月初到月中,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1274廠的集成電路工藝研究現狀報告,提交得還挺快的,高振東正在結合他們提交的報告,對着自己抽到的那本《集成電路工程工藝》在研究呢。
雖然前面他抽到過一本《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的書,也根據這本書給1274廠搞了集成電路工藝的研究規劃和内容。
但是那一本偏重設計,而且制造部分相對來說比較超前,不偏重也不行,設計的基礎内容,一本書是講得清的,但是那些比較超前的制造的内容,就隻能蜻蜓點水了。
所以在抽到技術比較古老,但是反而更貼近當前現實的《集成電路工程工藝》之後,高振東就準備更深入研究研究,看看進行一些什麼調整。
高振東正研究得起勁呢,電話響了,接起來一聽,長劍廠的駱總。
“高總,你委托其他單位同志研制的那批光學瞄準鏡前幾天已經到了,你對火箭彈的一些小改進,我們也落實到了最新的一批試制彈上面,并且全面優化了新試制彈的一些結構和工藝,提升了制造和裝配的精度。
”
一次性筒子自從剝離單獨立項之後,獲得的資源就更多,能做的改進就更大了,所以這一批試制彈,是在最早的那個全手工原理樣彈基礎上,由高振東和長劍廠分别進行了一些改進,已經是正兒八經的型号試制彈了,諸如加工、質量等方面的把控也更好。
畢竟一開始長劍廠隻以為高振東是在搞原理樣彈,所以原理樣彈除了戰鬥部和火箭發動機保證了質量之外,其他地方就頗有些能湊合就湊合,能用就行的意思。
勤儉節約嘛,不寒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