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研究所内,蔡總和一名頭發略為花白的中年人,在屋外透過玻璃,看着一名全身防護的研究人員,按照相關試驗規程,小心的在反應皿中,滴入一滴液體。
一聲低鳴響過,反應皿中冒起一團煙霧,并有火光閃現。
兩人面露喜色,中年人笑道:“蔡總,看來你的消息來源很可靠,至少肼和四氧化二氮二者相遇即燃這個事情,沒有問題。
”
他拿到蔡總他們的那幾張紙,就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了,聯氨,或者說是肼類物質。
雖然上面推斷的那個叫做1,1-二甲基聯氨,也就是被起名偏二甲肼的東西現在還不明确,甚至連合成方法都還未知,可是聯氨本身還是能搞一點出來的。
他們很快就組織人手,展開了試驗。
肼很快被合成了出來,現在具體的與發動機有關的參數還在測,等得無聊的人們就幹脆先試試點火性能,看起來結果不錯。
蔡總想的比他要多,結合這個結果,以高主任的過往事迹來看,這幾乎闆上釘釘的證明,他說的一切都是真的,如果沒實現,那就是實現過程有什麼問題。
這個論斷,讓他差點哼起歌來。
沒多久,一位研究人員匆匆走了過來,拿着幾張紙。
“嶽研究員,蔡總,有一部分結果已經出來了。
”
嶽研究員接過結果,看了一遍,遞給蔡總:“看起來沒什麼問題,看來情況是越來越樂觀了。
”
蔡總接過來一看,上面主要是一些物理性質的測定,這些測起來比較快。
“沸點113.5℃,熔點1.4℃,密度1.01。
”
噫~~~~~~,這個就讓蔡總有點兒嘬牙花子,難怪高主任不建議用聯氨,而是更偏向于他說的那個衍生物偏二甲肼。
嶽研究員看見他的表情,問道:“怎麼了?看起來你好像不太滿意的樣子?”
蔡總點點頭:“嗯,熔點1.4℃,有點兒偏高了,這樣燃料在北方很容易就凝固,要保持液态就有些麻煩。
難怪人家說偏二甲肼要更好一些。
”
固發和液發的結構完全是兩碼事,如果一個燃料很容易凝固,那就會帶來非常大的麻煩,不能說液态當水燒、固态當煤燒,發動機沒那能力。
嶽研究員笑道:“隻要證實了你的消息來源大部分都是準确的,那我想試着合成這個偏二甲肼,我們是可以提上日程的,這個你不用擔心,現在就看能證實的這部分,是否對得上号了。
”
不知道過了多久,蔡總的人和嶽研究員的同事一起,從實驗室回來了,滿臉通紅,不知道是被火烤的還是因為興奮。
“蔡總,蔡總,有戲,這個肼-四氧化二氮組合的理論比沖在340秒以上,剛才我們實測比沖280秒,比液氧煤油低,但是沒低多少,完全能用。
”
看來,是因為興奮!
肼類燃料和液氧煤油比,其實比沖不占優勢,液氧煤油理論比沖在360秒以上。
肼的熱值,大概是在19000kj/公斤,不到煤油典型熱值45000kj/公斤的一半,再綜合氧化劑、密度、反應過程和産物等等,其比沖卻隻比煤油少一點點,已經很能說明肼類燃料的好處了。
這20秒理論比沖的微弱劣勢,換來的是彈上存貯性能的巨大提升,這就很值得了。
别說彈上了,就算不在彈上存儲,那配套基地也因為不用維持足夠的液氧,而更加容易設計和建設。
不過要論比沖,現在實用的液發老大哥是氫氧發動機,460秒以上,隻是從這玩意“冰箭”的外号就可以知道,用在導彈上是明顯想多了。
非要說比沖的話,還有一個可以用瘋狂來形容的組合——液氟/液氫,490秒,但是這玩意實在是太過炸裂,用毒發都不足以形容了,沒人敢用,原因很簡單,猜猜這套鬼東西燃燒産物是啥?
所以蔡總一聽肼-四氧化二氮組合的比沖達到了340秒,就完全放下心來,能搞!
就算偏二甲肼實在搞不出來,那在彈上弄一套維持肼燃料溫度在常溫的系統,也比維持-183℃的液氧要來得容易太多了。
他轉過頭對嶽研究員道:“嶽研究員,這個事情就拜托你們了,兩個事情,一是給我們合成一定數量的聯氨,供我們研究和試驗,第二個是嘗試合成偏二甲肼,這對我們意義重大。
”
他可是記得很清楚,高振東說過,偏二甲肼的比沖和肼基本一緻,但是熱穩定性更好,熔點更低,也就是不容易凝固。
而現在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