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後面他有不少事情根本就沒法繼續往下走。
所以他也很直接就應承下來:“對對,呂廠長,魯總工,是有這麼回事。
這不單晶爐的事情剛完全落實嘛,正準備拜訪伱們呢,呵呵。
”
呂廠長笑道:“也知道你工作忙,怕你這邊時間調配不過來,正好我們兩都閑着,所以幹脆不勞煩你,我們直接過來把事情先敲定一下,具體工作可以往後放放,不過這個定心丸高主任你可得先給我們吃了啊,哈哈。
”
這話就是扯淡了,1274廠也不是小廠子,廠長和總工同時都閑着?那可就稀罕了。
不過這也看情況,比如現在,不就都閑着了嘛。
對于1274廠來說,高主任什麼時候動手搞集成電路工藝那是一回事,慢點也沒啥,人家高主任又不是我們十二機部的,能支援那都是發揚了革命大家庭的精神了。
但是這個事情,得對口支援到1274廠來,由1274廠負責具體的落地配合工作,這事兒得先敲定了。
十二機部系統内有1274廠類似能力的廠子,雖然很少,但是并不是沒有,1274廠可是收到風了,得到集成電路工藝消息的廠子,躍躍欲試的大有人在。
比如1218廠,人家現在還在因為晶體三極管的産能問題,被1274廠把矽車間給劃拉走了,頗有微詞。
這回人家如果找到部裡哭哭窮,要部裡以補償被劃走的矽車間的名義,要承接這個工作的話,沒準兒部裡心一軟就同意了。
1274廠雖說條件更成熟,經驗更多,在三極管上能力更強,但是在這個事情上有多大優勢卻很難說。
原因很簡單,這是新材料基礎上搞新工藝生産新産品的“三新”,完全可以說是另起爐竈,所以隻要廠子的規模夠大,專業匹配,态度夠好,那放到哪兒都是說得過去的。
反正在高主任自己的态度面前,其他的東西雖然重要,但是又不那麼重要,事情都有好幾面,總能找到一個合适的角度去解釋的。
所以1274廠的廠長和總工心裡比較急,可别起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那可就笑話了。
至于說高主任搞不出集成電路工藝?他們不考慮這個,縱觀系統内外,要說最靠譜的,還真就高主任這裡了。
人家在工作上,那真是一口唾沫一個釘,一個釘子一個眼,還沒有光說不做的時候。
不信?不信就去看看各科研院所的計算機房,然後再去部裡、國科院看看那黑乎乎亮閃閃的矽單晶體,哦,級别不夠看不着?那就沒辦法了。
既然他都主動提出要搞集成電路工藝,那說明他心裡多少是有譜的,也不用說讓人家把整條工藝跑通,至少能解決多少算多少嘛。
這第一步高純矽單晶,不就已經跑通了?
魯總工也笑道:“我們倒也不是想催促你,想來你的工作都是有計劃有節奏的,重要性也不見得就比集成電路工藝差,随意打亂也肯定不行。
我們的想法,是先把意向定下來,然後我們廠子可以先期開展一些工作,做好準備,争取等高主任你過來的時候,做到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嘛。
”
可能是知道高振東是行伍出身,所以魯總工特意用了最後這句軍旅風格很濃的總結。
兩位可是基本上把高振東當作一個層面的人來溝通,沒辦法,誰叫人家牛,掐着自己行業的命門,而且還偏偏不是自己系統的,好在高主任人挺好,對工作和同志們都很熱情,非常好打交道。
要是劉海中知道他們這麼想,恐怕就是——啊呸,他哪裡好打交道了?
高振東并不知道他們心中的想法和十二機部系統内的彎彎繞繞,不過對于1274廠的說法,他還是非常贊同的,先做好準備工作,不因為高振東自己的工作安排而浪費時間。
和大廠合作就是這一點好,如果是急他們自己所急的事情,那各項配合工作是絕對到位的。
這不由得讓高振東想起了前世自己導師說的經曆,他去做類似高新企業核查這類工作的時候,越是大的企業尤其是國企,那一般出不了問題,因為相對來說制度規範,資料齊全,不齊全的他們自己會想辦法找齊全。
可是換成一些管理不規範的小微企業,那就麻煩了,缺這缺那的,财務還是兼職的,真是要啥沒啥,甚至連資料要求都聽不懂的,那也大有人在。
高振東也就不多啰嗦,直接就準備把這個事情定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