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6章 真正的獻禮,“工業明珠”

首頁
    國内科學技術的最頂級技術力量,負責對成果進行國家層面的的認可、鑒定和驗證,排第二也是正常。

     最後就隻剩下十二機部弱小無助又可憐的排在了第三。

     “矽單晶體是電子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新興的半導體技術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而純度達到5個9的矽單晶,是半導體工業成熟發展的一道難關。

    ” 看到這裡,高振東笑了,“工業明珠”,這個他熟悉啊,自己前世看到的“明珠”可不少,隻是沒有幾個能在皇冠上呆太久的。

     例如一開始的機床,到後來的圓珠筆尖,再到後來,實在是沒得東西往皇冠上鑲嵌了,打印機、鋼筆尖都上去了,想想也是挺為難這幫補鍋匠的。

     诶,不對,打印機這個明珠現在已經被自己搞定了,雖然不是噴墨、激光的,但是你就說它能不能打印吧。

     雖然到自己穿越為止,有一些明珠依然還是明珠,比如光刻機,但是高振東相信,它們都呆不久了。

     不過這篇文章提到“工業明珠”的出發點,明顯和前世那幫補鍋匠不同,是真的以技術難度和社會效益出發評價的,而不是根據“某國有了就不是明珠,某國沒有的再Low那也能往工業皇冠上放”的這種抽象标準來評價。

     高振東想到這裡,心中暗下決心,補鍋匠們,讓我為你們的工作提升一點難度吧,沒準兒還能把一貼的價格從五花旗分提高到十花旗分呢,雖然價格都一樣賤,但是賺錢嘛,不寒碜。

     不用謝我,這真的是我應該做的,哈哈。

     “而生産矽單晶,最重要的設備就是單晶爐。

    此次十七機部内多家單位聯合研制,攻克的‘通用單晶爐’,更是在矽單晶生産的基礎上,研究出了能生産不同材質單晶體的通用生産設備,翻越了在晶體直拉法工藝路途上的一座高山。

    ” “可敬的十七機部科技人員,已經使用該設備,生産了多種不同類型、不同材質的單晶,成功驗證該設備的通用性。

    ” “十七機部科技人員從立項開始,就緊盯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時刻狠抓技術實用性不放,最終不但研究實現了矽單晶的量産工藝,同時也完成了單晶爐的工業批産研究,一舉落實了兩項科技成果的突破和應用,在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啧啧啧,高振東歎服,果然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自己可沒這個水平把文章寫成這樣。

     “通用單晶爐和高純矽單晶的‘雙量産’,是我國電子工業的一大步,代表着我國正式踏入半導體工業這一新興技術的殿堂,對于社會的發展、人民的幸福具有重大意義” 诶喲我去,高振東自己都沒想到“雙量産”這一說法,然而人家一提出來,明顯就感覺到的确有那麼點意思,不服不行。

     對于這一成果,撰稿記者絲毫不吝贊譽之辭,憑心而論,這個成果也的确當得起。

     電子信息技術未來幾十年處于高速發展期,一步落後,步步掉隊,能趁着還有機會,把基礎打得更牢一些,也許日後的很多事情就會有所轉機。

     高振東美滋滋的把報道看完,把報紙一收,拿起報紙就往單晶爐實驗室走去。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讓老俞也看看,樂呵樂呵。

     在單晶爐實驗室找到正在做總結工作的俞允成,高振東把報紙翻到單晶爐和矽單晶那一版,往俞允成面前一放:“老俞,看看,哈哈,你上《日報》了。

    ” 俞允成聞言,一臉驚喜,放下手中的事情,連忙接過高振東手中的報紙。

     然後,從頭到尾,沒看見自己名字,不過也沒看見高振東的名字,甚至沒看見項目組乃至單位任何一個人的名字。

     頓時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把報紙扔回給高振東:“高主任,不厚道啊,哈哈,涮我呢。

    ” 說歸說,可是心裡還是高興的,項目能上《日報》,雖然不是高主任另外一個項目那樣上的頭版頭條,可是他已經滿意了,比高主任差點兒,不寒碜。

     他可是看見頭版的尿素相關的東西的,也知道這裡面高振東的作用。

     高振東笑道:“項目上報紙了,不就相當于你上報紙了,你可是主要完成人之一。

    不錯了,我這麼多項目上《日報》,能看見名字的也就一次,哈哈。

    ” 俞允成這才想起來,眼前這個猛人,據說是《日報》的常客,這回算是得到證實了。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