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花旗佬的稅法,高振東作為非居留外國人,按照這波收入,以他們的累進稅率累進下來,綜合稅率大概是0.15左右。
花旗佬的IRS對于非居留外國人,還是相對溫柔的,因為管不着,所以收稅隻收在花旗國内經濟活動相關的部分。
要是居留外國人,那他們可就來勁了,全球收入都要收稅,不論和花旗國有沒有關系。
比如拿綠卡的那種,很容易就能享受到和過去的大佬阿爾卡彭一樣的待遇。
這個時候,花旗币和這邊本币的彙率是1:2.46,這個彙率從1955年開始就是固定不變的,直到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的1971年才發生變化。
而我們這邊,是沒有個人所得稅的。
總之就是,高振東在花旗佬那邊的《C程序設計》及配套習題集的的作者版稅分成,經過一系列的抽成換算七七八八的操作之後,到他手上,還有38000多塊錢本币.
外彙自然是要統一使用的,涉外收入按照彙率換成本币交給高振東。
可别小看這個數字,這意味着帶來的花旗币收入是1.5萬左右,在這個年頭絕對不是個小數字了,特别是高振東是一個人就搞定這筆外彙收入的情況下。
這和後來改開初期,有人畫畫賣到國外,買了幾萬還是幾十萬花旗币,就成為出口創彙的典型上了新聞大差不差,隻是這個時候,對這個事情還沒有看重到那個程度而已。
高振東這生意做得,外商部的同志都有些瞠目結舌,這位“出口創彙第一人”的名頭算是坐實了,他不但會研發出口産品,而且他親自搞起出口來也是成就斐然啊。
高振東接到電話,趕到外商部的時候,接待他并領着他辦理相關手續的并不是普通工作人員,而是一位級别和楊廠長他們差不多的同志。
甚至有部分手續,都是外商部的人拿過來,由這位同志交給高振東,高振東簽字辦理,能直接接觸到高振東的外商部工作人員,非常少。
看來外商部這邊也對高振東的情況心知肚明,雖然因為手續繁瑣不得不請他親自過來,但還是很注意控制知情人的範圍和級别的。
最終,高振東拿到了一張銀行的現金支票,和外商部打交道,人家自然不會拿出一堆現金來。
看着這薄薄的一張紙,高振東暗道這個勞動節禮物還真是瓷實。
外商部負責接待他的同志笑道:“高主任,按照我們和花旗國合作方的協議,估計以後每年我們都會碰上幾次面了,哈哈。
”
高振東一邊笑着和他打哈哈,一邊心想,碰不了幾年咯。
辦完事情,差不多正好到了下班時間了,高振東從外商部騎車回家。
一進門,高振東就把正在忙活的婁曉娥叫過來:“曉娥曉娥,來看看,我帶什麼好東西回來了?”
婁曉娥順手把茶杯給高振東端過來放在面前:“什麼好東西?”
高振東一副财迷臉:“錢呐,我帶錢回來了,嘿嘿。
”
這筆錢金額有點兒大,在外面不好顯擺,在自家媳婦面前顯擺顯擺總沒問題嘛。
婁曉娥笑嘻嘻的:“嗯嗯,好東西好東西,知道了。
”
言語之中,渾然不把這玩意當回事,一副敷衍小孩的語氣,嗯,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和高振東的互動。
——我不在乎我家振東有沒有錢,反正沒我家有錢。
一邊說,一邊把支票接了過來,看一眼金額,就愣住了。
“這麼多?”雖然不至于失态,不過還是有些小驚訝的。
“嗯,在國外出版了一本書,這是稿費。
”
婁曉娥釋然,高振東寫書賺錢的本事,她是知道的,國内這幾本雖然單本沒有這麼多,可是加起來也不老少了。
不過轉過頭,她就有些擔心:“振東,會不會太多?不會有問題吧?我們是不是”
雖然天真,但是婁曉娥不傻,以她的出身,有的事情自然看得比錢這東西要遠。
高振東搖搖頭:“沒事兒,上頭肯定都知道的,這筆錢,還是外商部通知我去領的呢。
”
哦,有部委背書啊,婁曉娥這才放下心來,随即就美滋滋的樂了,自家振東這本事,那真是一等一的,和錢多錢少沒太大關系,重要的是這證明自己的眼光好嘛不是。
她又仔細看了一會,然後把支票交還給高振東:“你改天去銀行把它入賬了收着呗,這筆錢太大,放我這兒不行。
”
高振東也沒多說,接過來就收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