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兩台電視機明顯是多了,大可不必,拿一台出來,給院子裡的年輕人上電大用,好像也是個好去處,不然還真有點兒浪費。
他也想過送謝建業或者王德柱,不過再想想,不合适,也就作罷。
雖然在電視裡上電大,對于沒有在電大名單上的人看起來沒什麼意義,可是對于這個年頭的年輕人來說,隻要想上進的,對知識的都是渴求的,這年頭,能多掌握一門知識,也許就多一條路。
而且他們有了這個條件,沒準兒明年就算要考試,也還能出幾個電大生呢。
婁曉娥一聽,這好像還真不錯,反正自己家也用不着這麼多,自己家裡放兩台電視,有時候還真挺礙眼的。
這個礙眼,不隻是看着奇怪,是各種意義上的礙眼,而且也不隻礙自己的眼,還包括礙别人的。
而且婁曉娥在這方面,還真就沒摳門過,不論是現世還是在電視劇裡。
她一邊把包子從蒸鍋裡往外拿,一邊點頭:“嗯,可以可以,這事兒,你安排呗。
”
高振東一邊盛粥,一邊道:“那回頭我找易師傅商量商量,看看怎麼弄,總不能讓他們每次到我們家來看。
”
兩人吃了早飯,就往婁曉娥家趕去,婁守行已經離家去了港島,這時候得多去看看她爸媽。
在婁家吃了午飯,在婁母的叮囑聲中回到家裡,看過了爸媽,婁曉娥還要複習呢,她的勁頭也是很足的。
趁着這個時間,高振東去了中院,找易中海去了。
事情想到了就要做,拖拖拉拉沒什麼意思。
易中海在家,聽了高振東的意思,他覺得這事情能幹,什麼叫文明四合院,這就是啊。
高主任不忘鄰居,想辦法帶領院子裡的年輕人一起進步,不能寒了人家的心。
高振東卻先說了自己的要求:“易師傅,你看這東西放在哪兒給他們看比較合适,先說好啊,我那兒是不方便的。
”
易中海想想也笑了,小兩口剛結婚,肯定不樂意這麼多人經常呆他們家裡看電視,換自己也不樂意啊。
“那倒是,我家也不行,你一大媽身體不好,這麼多人對她影響也挺大。
懷茹那兒就更不行了,她家那情況,不方便。
”
兩人想了一會,易中海道:“振東,你看後院老太太那兒怎麼樣?”
高振東一想,點點頭:“這不錯,還是你們經驗多,哈哈。
”
聾老太孤苦伶仃的,巴不得自己家能熱鬧一點,肯定不在意,甚至對此是希望的,上課時間又不是太多,對她來說正好,熱鬧,但是不會熱鬧過頭。
“那回頭您去找老太太說說這事兒,如果她沒意見,那就搬她那兒去。
”
易中海笑道:“我這就去,如果她應承了,回頭我們就開個全院大會,把這事兒給大家夥說說。
”
易中海頗有點兒揚眉吐氣的感覺,最近幾次全院大會,除了過年那種例行的之外,基本上都是破事兒,像什麼傻柱和許大茂打架、賈東旭去世、許大茂和龐水仙的腌臜事兒.
這回可有一件積極向上的了,這種全院大會開起來才有意思嘛。
所以他很積極,高振東剛走,就去找了聾老太。
聾老太一聽,還有這好事兒?癟着的嘴都笑開了花,連電費都不在乎了。
這事兒你要放闫埠貴家裡,他平時能白看電視這事兒他肯定不提,但電費肯定還要找大家要。
一個星期四個小時的電費,聾老太還真就不怎麼放心上。
不過這個事情,易中海自然不會疏忽,這方面他從來不落人話柄:“老太太,你放心,這電費啊,不讓你出,電業局的收你幾個燈的電費,你告訴我,我包了,就當是我和振東孝敬你老人家看電視了。
”
這話就說得漂亮,而且也沒把高振東這個主要“投資人”給拉下。
什麼叫“幾個燈”的電費,這是因為這年頭收電費比較簡單粗暴,電費是按燈泡的數量和瓦數收的,叫包燈制。
比如一個10瓦的一毛錢,一個20瓦的兩毛錢之類。
為什麼不查表收?因為沒法一戶一表啊,那玩意可金貴,一個院子一塊表算是比較平常的。
也得虧高振東DJS-59從提取到公開,時間比較短,不然高低得給他來個偷電俠的名頭,而且廠裡還借着報銷電費的由頭搭上了DJS-59的車,然後他家就是一戶一表了,連線路都和别家有所不同。
電視機會被電業局的人核幾個泡?易中海不知道,所以幹脆一句話:我都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