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8章 隻要一天!

首頁
    至于為什麼不直接用機要通道?和前面的原因一樣,機要通道條件太好了,不合适。

     不過用來保障調度配合的,倒真是兩條機要電話線路,打通了就不斷的那種,在這個年代,真能說上一聲:豪氣! 随着兩邊的指令來往,密切配合,兩條試驗通信線路被叫通,被叫通之後,兩條線沿途的所有話務局,都在保障這條線路的暢通,用郵通委領導的話來說,除非反動派反攻了,否則這兩條線不能斷。

     反動派能反攻麼,明顯不能。

     試驗進行得很順利,畢竟兩邊都是各自單位的精英,同時,沿途話務局的線路保障人員也是。

     基本上沒有出什麼問題,都不用高振東太多幹預,整個試驗進行得很順利。

     對于遠程消息,對電報無比熟悉的防工委和郵通委兩位領導感覺是很新奇,很有潛力,很有前途,但是現在和電話、電報相去不遠,在各類數據接收并自動處理的系統普及開之前,給人的震撼有,但是并不非常深。

     不過郵通委領導還是對消息通信的快捷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在操作人員的手指翻飛下,一分鐘之内,100多字的消息就被編輯并發送到了目的地。

     這個效率,抛開通道建立時間不說,隻算編寫和發送并展示的速度,基本上是電報的5倍以上。

     畢竟消息通信大大簡化了電報編報、發報、抄報、譯報的過程,所見即所得,編輯完立馬發送,接收方那邊立等可取。

     而且,計算機是不會累的,但是人會。

     電報的整個過程和消息通信的工作量,以及對人力的需求,明顯是後者要簡單多了。

     郵通委領導笑道:“唯一遺憾的就是這個消息還要人手工從屏幕上抄下來,否則還能快一點。

    ” 高振東馬上就放了個餌:“能夠直接把計算機上的文字内容自動印到紙上的打印機,原始設計我已經完成,并且和運算所一起,組織了相關人手,交由運算所在做具體實現,應該幾個月内就有好消息了。

    ” 防工委和郵通委領導聽見高振東的話,面面相觑,振東同志這動作一串串的,讓人目不暇給啊。

     “真的?”雖然知道高振東肯定不可能在這個場合胡吹,但是防工委的領導還是問了一句,主要是高振東的動作太快了,仿佛是從DJS-59開始,就都預謀好的一樣。

     高振東點了點頭:“現在最困難的打印頭,已經在我廠高級技工的協助下,配合運算所完成了原型,基本能工作了。

    ” 防工委領導對高振東的回答很滿意,滿意的不是打印機的進度,而是高振東明顯在以點帶面,用自己的能力,帶動着相關所有的力量一起前進。

     獨木不成林,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而聽了高振東的話,郵通委領導對于用計算機+調制解調器替代部分電報的想法,就更強烈了,這東西好啊,至少人們想達到發電報的效果,就不會這麼困難的了。

     雖然很貴,可是十幾萬這個價格,對于一些重要節點之間來說,也不至于承受不起,而高振東剛才說的這個叫“打印機”的東西,算是補齊了數據展示的最後一塊闆。

     雖然對于信息、數據還沒有一個系統的概念,可是他卻知道,信息的通暢,對于各行各業,都是至關重要的,哪怕是搞計劃,那肯定也是數據越全面,計劃越科學。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等高振東正在搞的單闆機問世,那才是真的補齊了最後一塊闆,而且不隻是電報的,還有其他很多東西。

     防工委領導拍了拍高振東的肩膀:“振東同志,辛苦了。

    ” 高振東下意識一挺胸膛:“為人民服務!” 這讓防工委領導想起了高振東的根腳,哈哈笑了起來。

     這個時候,試驗進行到了文件傳輸。

     如果說消息通信給兩位領導帶來的感覺是新奇的話,那文件傳輸帶來的就是颠覆。

     當看到一個一萬字的漢字文件,耗時3分鐘17秒就被傳送完成,并且很快得到了運算所那邊誤碼率0%的确認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了高振東在上次會議說的“太過方便了,容易被利用”是到底代表了什麼。

     畢竟會議上看到的參數都是文字,并不直觀,身臨其境,才能有真切的感受。

     一萬字啊,要換成發電報,得發多少時間。

     按照高振東帶着運算所搞出來的漢字編碼方案,漢字一個字占兩個字節,一萬字也就是20k字節的樣子,說實話,在高振東看來,這點數據要發三分鐘,實在是沒眼看。

     畢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