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1章 碳研院的新問題(3k)

首頁
    和高振東前世學習的OSI七層網絡模型的結構不同,這次高振東準備組的簡單網絡,倒是有點像他在前世準備在畢設裡實現的一個私有數據傳輸協議族,完全抛開OSI七層模型,應用層是一層,再往下,除了物理層之外,其餘的全部壓縮為一層,将通信的層數控制在三層,能跑就行。

     這其實和TCP/IP的思路比較接近,TCP/IP其實就隻有四層或者五層,到底是四層還是五層,這個倒是不太明确,各有各的說法。

     OSI七層是個比較理想化的模型,理想化的東西就有個缺陷:不太注意現實,有點不接地氣,要完整實現這七層,簡單來說就是有些東西是多此一舉,浪費資源的。

     而TCP/IP誕生源自實際應用,它更接地氣一些,要在70年代左右的硬件環境和通信資源下實現較為可靠的網絡傳輸,咱們就盡量節約一點。

     高振東也是這個想法,甚至他更極端一些:能跑就行,但是可以利用自己手上現成的telnet和ftp協議的報文頭信息輔助控制握手和傳輸,别人都搞好的,自己拿來主義就好。

     高振東手上這個Modem,系統也是幫着卡了個bug,雖然所有的東西都基于現有技術,但是卻有一個利用現有技術,實現的未來功能。

     ——那就是實現了AT指令集控制Modem的撥号等基本操作控制,雖然沒有日後的AT指令集那麼完整,但是基本的一部分是有了。

     隻可惜現在這個電話機靠人工交換的背景下,這玩意意義暫時不大。

     這個時候的調制解調器,使用起來非常麻煩,要靠電話聽筒發出的聲音和一個叫“聲耦合器”的東西協同動作,才能成功連接,而且這套玩意哪怕是在西方已經普及了程控交換電話網後,依然如此。

     直到80年代,賀氏公司發明了智能調制解調器,才将上面說到的計算機直接控制Modem撥号給弄進去。

     有意思的是,早期著名黑客裡面,就有一位,純靠自己的嘴模拟電話撥号音,就能撥通網絡的,就是利用了聲耦合器的這個缺陷,而且那張嘴是真厲害。

     就在高振東和網絡傳輸較勁的時候,俞允成來找他了,應該是碰到了一點小問題。

     “高主任,我們在調試測溫系統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不太好解決。

    ” “什麼問題,你說。

    ”高振東給他們的是原理性的設計,在大的方面考慮比較完整,但是在一些小細節方面可能就不是那麼完全了,出一些小問題實屬正常。

     “測溫的問題,熱電偶測溫的準确度和精密度都沒問題,可是由于是在爐膛上,靈敏度有些不夠,反應慢一些。

    這個東西又不能送到爐中央去,所以不太好解決這個問題,熱電偶是您做的,想看看能不能提高一下它的靈敏度。

    ” 高振東想了想,這個還真不能用坦克自動滅火的熱電偶那種方式來解決,這玩意是要長期工作在高溫環境中的,不過辦法還是有的。

     “這樣,我們不在熱電偶自身去動腦筋,熱量不過來,你就叫它過來。

    你試試在熱電偶前面,用石英玻璃做個聚光鏡,将爐膛裡的光盡量聚集到熱電偶上面,這樣反應速度應該能上得來,隻是要重新校準熱電偶溫度和爐體溫度的對應關系而已。

     俞允成一聽,诶,這個辦法不錯,簡單直接,曲線解決問題,還得是高主任。

     “哈哈,這個辦法好,不用費時費力去折騰熱電偶,加塊石英玻璃就解決問題了,我這就去試試。

    對了,高主任,東北碳研院的人來了,正在卸貨,你要不要去看看。

    ” 高振東聞言,放下手中的事情,和俞允成一起去了單晶爐實驗室。

     東北碳研院那邊為第三軋鋼廠承制的石墨構件,如加熱體、電極、保溫罩這些運到了,石墨加熱體再加上石英坩埚,基本上熱場這一塊的主設備就齊了。

     這一次,是段工親自押車過來,這讓高振東有些詫異,這玩意用不着他親自過來吧。

     一見高振東,段工哈哈大笑:“哈哈,高主任,我又來了!你們這批構件,可是我們院長親自關照,由我一路盯着做出來的,質量上絕對符合你們的要求。

    ” 高振東連連稱謝:“可太感謝了,以後可能還要經常麻煩你們呢。

    ” 石墨構件不是裝上就一勞永逸的,有一部分是需要更換的,有點像耗材,所以高振東有此一說。

     段工笑道:“哪兒稱得上麻煩,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