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0章 各方大儒為我辯經(3k)

首頁
    那邊的需求的。

     想到這裡,領導不由得有些着急,該怎麼說呢? 怎麼處理,都可能對高振東同志不太好,也對工作的開展不太好。

     想了很久,他突然想起來,高振東前幾天找自己辦的事情。

     诶,有了! 這不是現成的嘛,高振東自己都準備好了。

     于是,領導在商調函上寫下一行字,然後由機要通道将函件返了回去。

     發件方收到回函,打開一看,上面新增了一行字,是十七機部的意見。

     ——“經查,該同志未婚妻不符合此工作的背景條件要求,不建議調用。

    ” 幾人一看,大概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搖頭歎息:“這樣啊,可惜了可惜了。

    ” “這位同志本身的立場和思想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們是不是” “不行,這種事情,甯可小心一些,也不能心存僥幸,為那邊的工作帶來麻煩。

    ” “唉,可惜,可惜。

    ” 高振東并不知道這一切,不過這本來就是他想要達到的效果。

     如果身上沒有苟系統的那個必須常住四合院的要求,他對于到哪兒工作都無所謂,而且如果能為太陽添把柴,他也是非常自豪的。

     可是有了這個要求,就決定了如果他響應号召,那非但添不了柴,反正自己是得燒幹淨了。

     這也就是他完全不在乎對象成分高低的原因,高一點,也許還有更多機會。

     有了一個高成分的對象,那有心人就有理由了。

     否則連理由都沒有,那他最終去不去,都不太可能能繼續在戰線上發光發熱了。

     這和強制不強制沒關系,也不至于這麼不近人情,調一個心懷怨怼的人去那邊工作,其實并不是什麼好事。

     而是如果沒有理由的拒絕,那思想都不堅定了,誰還敢拿其他重要工作交給你。

     如果發生這種事情,那對于高振東來說,穿越的最大意義已經沒有了,這是他不能接受的。

     好在事情還基本按照他的設想在走,雖然他自己并不知道。

     —— 也就在差不多的時候,京城,某農業院,一位資深農業專家周忠和接到了一個任務。

     院裡隻是請他配合來人的工作,來人拿出了一疊紙張。

     這是半份,或者說小半份書稿,包含了目錄和農業相關的一些内容。

     從目錄來看,這份書稿内容繁雜,規模較大,而農業和農副業這薄薄的幾十頁,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任務内容很簡單,請專家看看,這部分關于農業的書稿,有沒有出版的價值。

     這對于常年與土地打交道的周忠和來說,這個事情并不複雜。

     他戴上眼鏡,仔細的翻看着這份書稿。

     幾十頁并不多,很快就翻看完了。

     周忠和的臉上,有一點發現新大陸的喜悅,有一點點愣神。

     來人見他看完了,便問道:“請問周工,這份書稿有出版的價值嗎?” 周忠和回過神來:“有,太有出版價值了。

    ” 說完不待對方反應,便接着道:“這部分關于農業的知識,雖然不多,但卻涵蓋很廣,從土壤到肥料農藥,再到農副業産品的栽培養殖,都有涉及。

    ” “而且最妙的是,對于常見的諸如水稻、小麥、玉米這些東西,它根本不提,它關注的是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有一部分,甚至我都沒接觸過,深受啟發。

    ” 這也沒辦法,雖然高振東已經盡量在删除超前内容了,但是還是留下了一部分,畢竟他自己不是搞農的。

     而這一部分,就是周忠和深受啟發的地方,比如一些肥料的處理,還有新的栽培技術、農副産品的生産技術。

     不過無傷大雅,别問,問就是天才。

     反正高振東就一句話,我隻是彙編,原文我看過,腦子好記住了,至于原文在哪兒,我看這麼多書,不知道去哪兒了。

     當一件事情所有人都沒辦法做到,太過不可思議的時候,反而會覺得這就是特例,特殊的,沒法比,也沒法想。

     周忠和總結道:“這部分内容如果學會了,是可以在農業農副業大展身手的,不說學成最好的農民吧,但是至少是會種地的農民,而且會的是别人不會的東西。

    ” 來人笑道:“這樣啊,那謝謝你了,周工。

    ” 周忠和很好奇的補了一句:“同志,我看到這本書的目錄,内容非常龐雜,如果整本書的全貌如目錄所示的話,那這本書的出版,對所有群衆都是非常有用的,用老話來說,功德無量啊。

    ”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