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就很難造出你的下一代計算機。
”
高振東侃侃而談:“各位領導,在我的規劃和想法裡,下一代計算機的工作頻率是現在DJS-59的十倍左右,字長擴充到16位,而且體積維持不變或進一步縮小。
現在DJS-59位的速度和字長,我很不滿意,用起來不夠好。
”
一聽到這個往天上打衛星似的提升跨度,防工委和十二機部、運算所的人都是又喜又驚。
喜的是高振東從來不放空炮,他既然這麼說,那就必然有一定的把握。
驚的是高振東的性能提升計劃居然如此激進,這個跨度高得有點可怕。
十二機部領導拍闆道:“振東同志,如果你真是這麼想,别的不敢說,我們十二機部全力支持。
”
防工委領導也毫不猶豫:“防工委系統也一樣全力支持你。
”
能不支持嘛,DJS-59量産以來,給相關工作帶來的好處在他們這裡,是肉眼可見的,一聽有速度快十倍,字長翻一番的好東西,那還不能不趕緊跟上。
高振東卻搖搖頭:“事情不是這麼簡單。
我計劃中的這台計算機,随着性能的提升,晶體管數量是會急劇增加的。
”
這話幾個人都點頭認可,性能提升,那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台計算機的晶體管數量,不算存儲部分,隻計算主機本體,我估計其晶體管數量會高達3~4萬隻,再加上性能提升、字長翻倍,那晶體管存儲器也必須相應增加,那總體的晶體管數量增長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
聽見這個數字,大家都有點沉默了,這個數量的晶體管,那價格想來也不得了。
防工委的領導笑道:“振東同志,如果真是性能達到你說的這個程度的機器,價格翻上十倍二十倍也是可以接受的。
”
他非常清楚,這簡直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飛躍。
其他人也點頭稱是,可他們沒想到的是,最大的問題不在價格上。
高振東搖搖頭:“不是價格問題,而是可靠性問題。
在這個規模下,數萬隻,乃至十數萬隻晶體管組成的機器,其可靠性、可用性、電磁兼容等性能會急劇下降,乃至不能用。
”
大家這才知道,原來還有這個麻煩,看來高科技的事情,純靠堆數量,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那你應該有解決方案?既然你都已經規劃好下一代計算機了,那麼對于其中的問題,我相信你肯定有自己的考慮。
”以高振東在工作上表現出來的态度,十二機部領導相信他肯定有所考慮,不會隻提問題不提方案。
這其實也是找領導彙報工作尋求支援時要注意的一個問題,訴苦說困難是應該的,但是别自己一個解決方案都不拿出來,空口要支持,說問題的同時帶幾個解決方案,那要到支持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果不其然,高振東點點頭:“是有幾條路子,我一條一條的說。
”
“首先,我是準備想用集成電路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集成電路是國外的一種新技術,現在開始逐漸走向實用了。
它可以把很多個數字邏輯器件做到一個體積不大的元件裡。
”
“這樣可以大大簡化計算機的電路複雜程度,解決大量晶體管所帶來的問題。
”
高振東的想法,是用集成數字電路來搭CPU,雖然比不上全集成的CPU,但是在這個規模下是可用的。
就類似74、54、CD4000這些數字邏輯電路芯片,雖然現在這些電路還剛起步,但是從時間上來說,還差不多夠。
在場的人,對集成電路有所耳聞,特别是技術人員更熟悉一些。
半導體生産廠的人,其實也就是1274廠的人,開口問道:“可是我們現在沒有集成電路技術,我們和相關研究院所也聊過這個事情,但是還沒有什麼眉目。
”
國産第一片集成電路,原本是在1965年才制造出來的。
高振東點點頭:“我知道,所以我的想法是兩條腿走路,現在國外應該是有一些我需要的集成電路了,我們可以想辦法買一些。
”
“同時,我們國内也可以自行開展研究,如果成功,就展開國産替代工作。
”
“從現在開始,等到我的設計完成,這中間還有一些時間,這段時間不論是等國外技術成熟,出現更多的更符合我要求的集成電路,還是國内自行發展,應該都能有一些成果,正好能跟得上。
”
見大家都在思考,高振東又順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實際上今天我來,也就是想在這方面提一下自己的建議。
”
十二機部的領導示意高振東繼續說。
“首先,建議向集成電路制造傾斜資源,從現有技術發展方向來看,包括計算機技術在内的信息技術,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信息技術可以深入到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當年的蒸汽機、内燃機一樣,是下一次生産力變革的主要技術之一。
”
沒有說是“主要推動力量”,這個時候,用詞還是要考究一些比較好。
“而半導體制造技術,是信息技術的核心基礎技術之一,沒有它,就算我們設計了再好的東西,也無法生産,隻能生生被别人卡住脖子。
”
“現在半導體技術剛剛起步不久,正是我們和國外的差距最小的時候,隻要投入一定資源,就能讓我們至少緊跟國外的腳步,不落後于人,甚至在某些具體方面,還能有一點區位優勢項目,讓我們在某些情況下能占據一點主動。
”
這幾句話,說得在場的幾位領導目光連閃,抓住新生技術的機會,緊跟國際水平,發展區位優勢,保持戰略主動.
防工委和十二機部兩位領導交流了一下目光,十二機部領導笑道:“‘信息技術’,這個提法好啊。
不愧是碩果累累的尖端技術人才,沒想到在具體技術成果之外,在科研戰略上也很有想法。
那具體一點有沒有建議?”
高振東拿出自己寫的那張紙,遞了過去:“這是我在這方面的一點具體想法,不一定成熟,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吧。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