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4章 智慧?鮮血!(4k)

首頁
    第147章智慧?鮮血!(4k) 高振東還沒講話,使用方代表卻先表态了:“我不管高主任是不是在辦公室想出來的,但是他說的就是我們想的。

    ” 防工委的領導好像是想起了什麼,叫通信員過來,耳語了幾句。

     高振東擡起手,止住了使用方代表的話,開口了。

     “這也許是你們集體的智慧,但我剛才說的,是我們集體的鮮血。

    ” “我曾經和戰友拼了老命,靠着他斷了半條腿,才能把爆破筒捅進敵人的槍眼。

    ” “我也曾經帶着全班戰士在敵人的掃射下擡不起頭,靠沾滿鮮血的炸藥包才打開了前進的道路。

    ” “我還曾經帶領着全排戰士被敵人的機槍火力壓制到連坑道口都出不去,友鄰陣地的火力班組為了掩護我們冒險前出,再也沒有回到他們的坑道。

    ” 這幾句話全文沒有半個“死”字,卻處處都是犧牲。

     “我不知道是什麼讓你這麼自信,把明明可以提供的支援火力縮減成自衛火力。

    ” “也不知道是什麼讓你放任一位機槍射手毫無防護在戰場上作戰。

    ” “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我們在戰場上,雖然夠不着敵人的火炮,可是機槍火力點,隻要有條件,永遠是我們最優先的打擊目标,自然,敵人也是如此。

    ” “在我們看來,更遠、更準、更大的威力,永遠都是我們的追求。

    如果說沒有條件,沒關系,指戰員們想辦法創造條件。

    ” “但是明明有這個條件,為什麼不好好的利用起來?” 會場一片寂靜,都看着高振東,無人開口。

     使用方代表看着高振東,眼中全是狂熱,高振東的話,他們是感觸最深的。

     這個時候,剛才出門防工委領導的通信員回來了,拿了一張紙,交給防工委領導。

     防工委領導一看紙條,表情就是一變,紙條上的信息,他還真不全了解。

     帶着莊重,領導開口了:“各位,我正式介紹一下剛才發言的高振東同志。

    ” “高振東同志,1953年出國作戰,戰鬥中作戰争先,不怕犧牲,奮勇殺敵,指揮得當,屢立戰功。

    從普通戰士成長為某部隊某營某連一排長,榮立一等功兩次,二等功三次,榮獲二級戰鬥英雄稱号。

    回國努力學習,考入大學,以優異成績畢業後,投入社會建設工作中,現為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的科研帶頭人。

    ” 現場的人聽完,鴉雀無聲,随後,“轟”的一聲現場就炸了。

     什麼是傳奇,這就是傳奇。

     戰鬥英雄多見,重大科研成果帶頭人也不少,但是把這兩項集于一身,還年紀輕輕的,那就真是絕無僅有了。

     “我沒聽錯吧?” “武能殺敵,文能帶頭。

    ” “難怪啊難怪.” “這是什麼神仙.” “同志,我們不靠神仙皇帝,我們靠的是自己,靠我們中間這些如此努力奉獻的人。

    ” “英雄!” 大家這才知道為什麼高振東所有的發言基本都集中在防護和火力和舒适性上面。

     火力是為了殺敵。

     防護是為了更多的殺敵。

     舒适性是為了更好的殺敵。

     幾位使用方代表站起身,對着高振東方向。

     “立正~~~~敬禮!” 他們是戰後這幾年才成長起來的技術性軍人,對于參與了那場立國之戰的先輩,無不心生敬意。

     高振東鄭重還禮。

     4DL的這方面的相關人員滿面通紅,他們在這方面的工作基礎,的确不太紮實。

     這也不全怪他們,新生的國家,新生的體系,很多相關人員都是初出茅廬毫無任何經驗,為了最大限度的增強科研力量,還有在校學生的,他們已經盡最大努力去做事了。

     這種情況那時候很常見,比如研制兩栖坦克時,院校負責設計的同志,上來就要搞“三液”傳動和行動機構,最後被其他人撅回去了,原因是:“不顧現實,好高骛遠。

    ” 好心是好心,可是有點偏。

     不過對他們來說,這些理由都沒用,有問題就是有問題,基礎不紮實就是不紮實。

     一位在4DL的這些方面承擔主要工作的年輕設計師,站起身來,自我檢讨:“高主任,對不起,您說的地方,的确是我們的懶惰。

    我們隻想着方便的滿足設計要求,卻忘記了從實戰出發的根本。

    ” 高振東緩和了一下神情:“同志,設計不能脫離實際,我知道,在有限的條件下,我們需要妥協一些指标,可是妥協也是一門技術,還是要把握好最根本的取舍原則。

    ” “在我看來,我們的裝甲輸送車在實戰中不一定隻是承擔它名字裡的運輸任務,把步兵運到戰場放下來就算了。

    而是在我們的裝甲力量突擊的時候,它甚至有可能随着坦克的鐵甲洪流一同突進,為裝甲力量提供反步兵掩護。

    ” 這話聽得防工委的領導眼前一亮,要知道,他也是從戰場上下來的,在炮火和鮮血中戰鬥過。

    他感覺好像有點什麼東西想從腦袋裡面冒出來,又一時之間抓不住。

     而使用方代表則是一臉的舒暢,高振東剛才說的有些東西,他們也不是沒提過,但是都被“理論論證”、“滿足指标”、“讨論決定”給擋回來了。

     這回防工委的領導找來這麼一尊大佛,理論也有,實戰也懂,能力也高,位置還不低,可算是把他們想說的話給紮紮實實給灌到設計方腦袋裡了。

     防工委的領導見效果很好,目的也達到,笑着開口道:“振東主任不愧是從炮火中走出來的科技工作者,嚴肅、客觀、務實、實戰為先。

    既然情況都說清楚了,參與4DL設計的同志們,一定要把剛才振東同志的意見通盤、完整的加以考慮,讓戰士們能用上更貼近實戰的、更好的裝甲車。

    ” 說完,他又補充了一句:“關于高振東同志的情況,大家了解就好,就不要外傳了。

    ” 在場人員悚然一驚,這位高主任,看來背後還有不少東西啊。

     在場的人都是懂保密條例的,不至于會有什麼問題,至于徹底把高振東保密起來?那不可能,要參加工作,就做不到這個,不過把傳播限制在一定範圍裡還是沒問題。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