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5章 操作系統内核(3k)

首頁
    令行操作系統Dos6.22的核心部分,一張1.44MByte的3.5寸軟盤就能裝下了,而且還能剩餘不少。

     這意味着,高振東能在上面,存一個合适的操作系統了。

     一盤磁帶存操作系統,一盤磁帶存C編譯器,完美。

     而且錄音磁帶存儲有個好處,由于信息密度極低,它的可靠性很好,隻要略微注意維護,上面的數據能存很久。

     就好像曾經有人問,怎麼才能可靠的長久保存一些信息,回答是:刻在花崗岩上。

     這在這個信息設備的可靠性還不怎麼樣的時候,這是個很大的優點。

     不過,要把磁帶用起來,除了轉換設備之外,還需要編一下配套軟件,但是這些都難不倒現在的高振東,他自己的知識儲備,不用開挂,都能把這東西做出來。

     唯一麻煩的是這裡面用到的數字電路所有邏輯門,都要靠晶體管一個一個的搭。

     好在有了晶體管計算機經驗的高振東,對這個是輕車熟路。

     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在高振東畫圖編程,婁曉娥聽歌做飯中慢慢溜了過去。

     忙碌間隙,婁曉娥偶爾看一眼更加忙碌的高振東,臉上的笑容和眼中的光芒從未停歇。

     兩人甜甜蜜蜜的吃完晚飯,高振東把婁曉娥送回家,例行抽獎。

     看看今天他抽到了什麼?——《深入理解Linux内核》。

     這是一本基本上沒有太多實際的代碼,但是處處都在教你怎麼寫一個操作系統的書。

     裡面用大篇幅介紹了Linux從信号、進程、内存、中斷、時間同步、文件、驅動各方面的情況,把每一個方面所涉及到的設計思想、信号、功能、函數定義、接口情況都說得很明白,但是就是源代碼很少。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是從x86架構的角度出發,去描述這些東西的,這就讓高振東基于8008的DJS-59乃至後繼機型,和這本書的内容比較匹配。

     還有一個點讓高振東覺得很贊,那就是裡面凡是涉及到實例,都是以C為基礎的,不是C++,而是C。

     至于造成這樣的原因,和Linux的創始人Linus有關,他非常讨厭C++,在網絡和社交媒體上,對C++放炮那是家常便飯。

     “C++真是一門很爛的語言!”——LinusTorvalds。

     這本書的内容,比把Linux的源碼給高振東都還有用,因為Linux出現的時候,已經是幾十年後了,計算機環境完全不同,很多源碼就算給了他,都并沒有什麼暖用,還不如這個。

     給你原理和解釋,至于在自己的機器上怎麼實現,自己想辦法。

     當然,内容有很多超前的地方,不過高振東現在想要的,也就是一個簡單而又有發展潛力的操作系統架構。

     —— 第二天是周一,老陳通知高振東,為了向總求援的材料,高振東制定并上報的研制計劃已經批了,部裡在京鋼安排了一個符合高振東需求的車間,連設備帶人配合。

     廠裡安排高振東帶第一研究室的人,直接整建制去京鋼開展工作。

     不過在過去之前,還有一點時間,廠裡準備把ESR的研究結題了,成果已經出來了,是時候了,而且正好高振東有空,等到他到京鋼一開展工作,又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而且不把ESR結題掉,第一研究室的人工作會很受影響。

     整個第一研究室,都在忙碌着這個事情,高振東反而事情不太多,他主要是在各種文件上簽字。

     另外就是安排人把第一批試運行時精煉的大長徑比高強度鋼材,發往草原拖拉機廠,何總那邊等這東西等了很久了,連用于熔煉的自耗電極都是他從草原拖拉機廠發過來的。

     這種鋼的材料和工藝,是不能向第三軋鋼廠透露的。

     趁着這個空檔,高振東給運算所那邊打了個電話,然後找人把磁帶錄音機模數轉換器的PCB圖和BOM表送了過去,請運算所那邊幫忙做一下。

     這東西運算所來做,明顯比廠裡更專業。

     運算所那邊配合工作配合得賊高興,不用想都知道,高主任這是又有啥新玩意了,而且明顯是和計算機有關的,否則不會送到運算所來做。

     不過高振東沒說這到底是什麼東西,隻是對池總工說,這玩意涉及到計算機的重要外設。

     這讓池總工心裡癢癢的,親自督工,力争盡快把東西做出來。

     不過這東西也急不來,這種小批量闆子,這個時候一般都是用的化學蝕刻法蝕刻電路闆,這可不是堆人就能堆出來的,化學反應需要時間。

     今天還有4k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