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6章 發财了發财了(3k)

首頁
    戲谑的神色,随後立馬把神色正了起來。

     要是高振東知道他現在心裡在想什麼,肯定會開罵:“你個老色鬼,這寡婦特麼的關我毛事啊,你要想着是傻柱還差不多。

    ”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秦懷茹說的是傻柱怎麼怎麼樣,那李副廠長絕對心裡什麼都不想,沒那個必要啊知道吧。

     下午三點多,高振東請了個假,老陳給假很爽快,在他看來,高振東接下來就算玩上半年,幹領工資,那也是說得過去的。

     高振東騎着車,直奔機工出版社而去。

     他要去把自己的稿酬領了,雖然不急,可是早晚都要領,不如早點了結。

     周日領是不可能的,人家周日不上班。

     來到機工出版社,負責這個事情的同志驚訝于高振東的年輕。

     不過有工作證、第三軋鋼廠的介紹信、高振東的戶口本這些東西,有力證明了高振東就是高振東。

     負責這個的同志不得不感歎一聲後生可畏,然後給高振東辦理相關手續,并給高振東解釋稿酬構成。

     這個事情要說清楚,主要他也被作者搞怕了,這一段時間,稿酬的計算方式變化非常快,非常頻繁,不了解最新政策的作者經常誤會,搞得他們一個頭兩個大。

     抛開已經作廢的那些不說,簡單來說,現行稿酬制度是58年制定的,而且58年這一年都變化了好幾次。

     到高振東領錢這個時候,是按照基本稿酬+印數稿酬來計算的。

     也就是不論是報刊雜志類還是著作類,都有一筆基本的錢,然後著作類的話,根據印刷數量,再給一部分錢,加印再加錢,印數稿酬是按基本稿酬總額的百分比計算的,不過這個百分比會根據印刷數量階梯遞減。

     高振東這本書,屬于著作類,按規定是千字4-15塊之間,機工出版給定的是千字12塊。

     然後這本書印刷了5千本,根據規定,印1-5千冊,每千冊按基本稿酬的8%計算。

     《項目管理體系》這本書,精簡改編後,成書字數是27萬字,也就是270千字。

     簡單一算,嚯,還真不少。

     基本稿酬3240塊,印數稿酬1296塊,合計4536塊。

     這個數字有點多,不過付出勞動的人也不少,拿一部分分出去也應該,不過怎麼分就要講究辦法了。

     這個時候,老陳就派上用場了嘛。

     高振東辦完手續領了錢,騎車直奔第三軋鋼廠。

     高振東敲門進了老陳辦公室,把門一關,笑道:“發财了發财了,師父,有個事情你幫我處理一下呗。

    ” 老陳擡起頭:“好事可以,壞事免談。

    ” 高振東一邊從包裡往外摸東西,一邊笑道:“好事,好事,有人還要感謝你呢。

    ” 把稿酬計算單往老陳面前一放,老陳拿起來仔細看了一下:“嚯,可真不少,你是準備想?” 高振東直接道:“我想拿一部分分給參編的同志,都是付出勞動的,名正言順。

    ” 老陳想了想:“難得你有這個心,那這樣,拿1000塊,我這邊以技術科的名義分發給參編人員。

    ” 高振東點點頭:“好嘞,您這個安排不錯。

    ” 拿出一疊捆紮好的大黑十給老陳,100張,高振東溜了。

     書是高振東寫的,大頭都在高振東這裡,參與人員各有所獲,發放的名義是公家名義,完美。

     高振東沒有再去自己辦公室或者計算機房,配合自己寫書的同志辛苦了一早上,還是得休息休息,再說了,他的假請的是半天,這還沒過完呢。

     憑自己本事請的假,為什麼要提早上班。

     高振東哼着歌,騎車去了婁家。

     婁父見他進門,招呼他過去,悄聲道:“振東,盒式錄音帶和錄音機的專利都申請了,生産準備也快完成了。

    ” 高振東一想,對啊,這玩意自己正好弄點來做DJS-59的外部存儲器,雖然慢,可是容量大,個頭小啊。

     于是他請婁父第一批生産出來,就給自己送一些過來。

     說完事情,高振東一溜煙就跑到樓上婁曉娥那兒去了。

     這行雲流水的操作,看得婁母一臉的開心。

     晚上,從婁曉娥家回到家,高振東取出了今天在陳總那兒拿到的材料特性需求說明,還有自己昨天剛抽到的那份有味道的收獲,他準備好好對一對,如果大部分參數都合适,那就能上馬了,而且做起來還挺快。

     材料最煩的是理論分析和試錯的過程,偏偏哪怕到了日後,理論分析也是時靈時不靈,最終還是要靠試錯。

     第二更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