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6章 這個東西,不能耽誤

首頁
    研院所因為排不上計算機運算時間而不得不手工計算的人們,領導一咬牙:“ESR可以拖,培訓可以等,計算機這個事情不能耽誤!” 聽見這話,高振東想了想,開口向領導彙報:“ESR我花一兩天時間把事情安排好,應該不太耽誤,前期工作分工很明确,原理和設計我已經都提交了,現在主要是部分制造和試驗任務,廠裡的人按我的計劃和設計走,應該不太耽擱,有問題我也可以臨時解決一下。

    培訓這個事情,部裡安排就好,我聽指揮。

    ” 聽見高振東的話,運算所的兩位才放下心來。

     高振東、運算所的兩人開始商量晶體管計算機搬遷的事宜,運算所兩人雖然心裡還有很多問題想問,可是現在都顧不上了,先把東西安全弄過去再說,問題嘛,有設計者在這裡,到時候再問也不遲。

     其實也好辦,這套東西實在是不大,一輛吉普車都能裝得下,不過運算所這邊明顯覺得這樣對不起這套東西。

     他們準備叫人過來,仔細包裝,做好防震防水防沖擊防靜電所有工作,然後才由第三軋鋼廠的民兵押運過去。

     雖然高振東說了,晶體管計算機沒有這麼嬌貴,可是兩人還是覺得不容有失,這一套,可是現在的獨苗子,萬萬不能出事的。

     想想也是,對于高科技設備,國人一向給予足夠的尊重和呵護,90年代,各高校計算機房一律安裝架空防靜電地闆,甚至機房外還安裝電磁屏蔽網,進入要換拖鞋或者套鞋套。

     在高振東前世讀大學的時候,聽說這些,同學們都會感到好笑。

    再仔細想想,這也是國人千年以來,對知識的尊重的延續和體現,甯可過度小心,不願設備有失。

     等到諸事議定,也快到第二天早上了,值班民兵去買了早飯送過來,同時也派人去運算所,調人、調材料,準備轉運計算機。

     大家邊吃飯邊等着人來,領導也堅持了一宿,順便在這裡吃了早飯才回單位。

     吃早飯的時候,大家情緒都很高漲,說說笑笑,好不開心。

     這時候,婁曉娥騎着車,拎着個飯盒進了院子,看見高振東家這陣仗,就是一愣,她轉過頭,仔細看了看四周,确定這裡的确是高振東家沒錯。

     她走上前,向一位站崗警戒的民兵戰士問道:“同志你好,我找高振東,他在家嗎?” 民兵戰士聽見是找高振東的,請她稍等,進去通知高振東:“高隊長,外面有人找。

    ”民兵隊的人,自然是叫高振東在民兵隊的職務。

     高振東一看,婁曉娥,連忙迎出門來。

     高振東剛出門,領導悄悄問楊廠長:“高振東還是什麼隊長?” 楊廠長回答道:“民兵隊副隊長,作訓科副科長。

    ” 領導皺皺眉:“工作是不是有點繁重了。

    ” 楊廠長悄悄解釋:“保衛處副科長,可以配槍。

    ” 領導這才了然,點了點頭。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