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上畫圖,一邊對着這張圖仔細想了好一會。
良久,關總擡起頭,非常欣喜:“是這個理,有意思,有意思,含鉻剛玉(氧化鋁陶瓷)雖然難燒,但是也不是弄不出來,整個裝甲闆重量會比均值鋼裝甲大大減輕,至于防護性能,我們做做試驗就知道了!但是這個理論聽起來非常可行。
”
想了想,又對着高振東笑道:“振東同志,你都把複合裝甲的結構和材料想得這麼清楚了,那每一層的具體厚度,想來你也有想法吧?”
高振東現在的成果和身份,可以有資本直接用“天才的頭腦”來解釋一些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想法和說不清來曆的技術了,特别是在材料領域。
所以他也沒怎麼掩蓋,直接就報了出來:“我的想法,是第一層......mm,第二層......mm,第三層......mm,第四層......mm,最後一層......mm,這樣單塊裝甲闆厚度合适,重量也控制在人力維護比較方便的範圍内。
據我預估,這種裝甲闆的防穿甲彈和防破甲彈的能力應該都比同等厚度的均值鋼裝甲要強。
”
防穿甲彈和防破甲彈的能力是分開計算的,一般來說同樣的裝甲闆,防穿甲彈能力要比防破甲彈能力低不少,尤其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rmorPiercingFinStabilizedDiscardingSabot,簡稱APFSDS)出現之後。
高振東沒有把厚度精确到毫米,那樣就太過逆天了,而是選了一個最靠近的整10的數,不過對于性能影響并不大甚至略好,隻是重量略大那麼一點點,影響不大。
他直接給關總給出了複合裝甲的參數,這樣也能少走彎路,加快關總他們的研究進度,其實對于這種裝甲闆來說,關總他們要做的就隻是試驗而已了。
其實高振東還知道更好的複合裝甲結構、材料和工藝,但是那是90年代後的東西,對于現在來說,加工過于複雜,隻有留待日後再說了。
關總記下了高振東的整個設計,非常高興:“振東啊,如果試驗成功了,這個複合裝甲的型号總師,那就是你了,哈哈。
”
高振東摸摸腦袋:“嘿嘿,這個倒是無所謂,其實,我還有一個想法。
”反正他們來都來了,幹脆一次性說完,給他們一點小小的振東震撼。
關總目光呆滞,啥?你還有想法?你是點子機器成精了?
反應過來的關總,把筆記本又翻開了一頁。
這次,高振東拿出來的,是爆炸式反應裝甲,其實這個東西不太适合作為主裝甲,但是用于老裝備的防護能力升級,卻是很合适。
高振東把爆炸反應裝甲的原理、結構、選材都向關總做了闡述,最後道:“這種裝甲優點是在同等的防破甲能力的基礎上,重量進一步減輕,不過也有缺點。
”
關總還在震驚于高振東的天才想法,有點兒傻傻的問道:“什麼缺點?”
他甚至都懶得自己想了,天才在此,我直接問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