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大人也沒來說這個事情。
-----------------
周一早上,照例是科研組的組會,大家一起把進度統計了一下,最重要的熱電偶材料的試制和驗證試驗已經完成三分之二,對比試驗大概完成了三分之一。
梁發明那兒,上周要求的重複性試驗設計已經完成了,按照高振東的三級校審要求,梁發明自己做了校核,正準備提交給高振東審查,等高振東審查完之後,會交給老陳審定,此時做完設計的老梁已經重新投入了試驗工作之中。
科研組前面所有方案都是這麼審的,老陳覺得這個法子不錯,正在準備形成制度,在全科推廣實施,改變以往那種成果校審随意,校審組織無序,質量把控不嚴的亂象。
國内在科研、設計項目的管理上,建國初期一直到六七十年代都是這種情況,相對比較落後,改開之後才逐漸提升上來。
感興趣的,可以看看五九坦克設計團隊和美國通用合作美洲虎輕坦的相關回憶錄,不涉密的公開資料,從回憶錄中可以看出不少東西。
高振東見進度和工作上都沒有什麼大問題,宣布散會,大家繼續工作。
他自己則回了辦公室,他要做什麼呢?兩件事,一是審查梁發明的重複性試驗設計,二來,他要自己設計制作熱電偶的二次儀表。
二次儀表簡單的說,就是把傳感器的傳感信号轉換為普通人能看懂的數據的儀表,因為相比一次傳感器,多了一次轉換,所以叫二次儀表。
人們在各種PLC的電控櫃上往往能看見一些顯示設備的工作電壓、電流的表,可能是指針的,也可能是數顯的。
這些表頭,就是典型的二次儀表,當然,二次表遠遠不止這些。
傳感器在不接入自動控制系統的時候,最簡單的用法之一就是後面接一個合适的二次表,直接看。
而這次研究的熱電偶,剛開始推廣使用的話,最簡單方便的手段也就是搭配一個二次儀表,供一線生産工人在生産過程中随時查看,成本低,見效快。
高振東準備做的,是采用指針式顯示的二次表,有點類似以前常見的指針式萬用表。
至于為什麼不設計更加直觀的數字表,主要原因倒不是沒有數字顯示管,實際上這個時候已經有了數字輝光管了,還别說,亮起來挺好看,21世紀有些複古風的電子設備都還在用這玩意。
主要問題在于熱電偶輸出信号是熱電動勢,典型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想要轉換為數字顯示使用的段選或者位選信号,在沒有數字電路配合的情況下非常麻煩,而這年月,數字電路元件可不那麼好弄甚至說國内基本就沒有。
這也是高振東要自己做二次儀表設計的原因,技術科就沒幾個懂自動化的人,要知道,五道口技術學院的自動化專業,高振東所在的55屆是第一屆,其他大學也差不多,甚至更晚。
用日後的網絡話術來說的話,高振東是建國後,科班出身的自動化頭部人才,因而高振東在這個時代可以毫不謙虛的說:做儀表,我是專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