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9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

首頁
    時間仿佛停滞。

     禦榻之上,劉榮好整以暇的看向殿内,明顯是在等呼延且當的下文。

     禦階下,呼延且當面上神情風雲變幻,不知是在思索什麼。

     而在呼延且當兩側,漢家衆公卿百官也沒閑着——要麼誇張的扣扣耳朵,要麼低頭扣扣指甲縫,幾乎人均一副不耐煩的樣子。

     很顯然,匈奴人的籌碼不夠。

     承認河南地自此為漢家所有,割讓北海地作為漢家的‘飛地’,再加上一匹大宛馬,十個草原沒美人兒; 這籌碼,無論是政治價值還是實際價值,都遠不足以匹配漢家‘我不出兵打你,你就安心去西進吧’的承諾。

     說到底,那勞什子大宛馬,若是漢家實在想要,也不是買不到。

     ——畢竟隻有一匹; 若是百八十匹,那或許還無法在匈奴人眼皮子底下,從大宛橫跨草原運過來。

     但隻是一匹而已; 隻要漢家出得起高價,那就有的是膽大包天的胡商,願意為那百倍暴利拼上一把。

     換而言之:那匹大宛馬,僅僅隻是個價值不菲,且絕非買不到的商品而已。

     而且這匹大宛馬,且不論質量如何、是否适合作為戰馬——單就是這個數量,就注定其無法為漢家的馬政建設、馬種培育,做出哪怕一丁半點的貢獻。

     若是十幾二匹種馬,外加幾百頭母馬,劉榮或許還能将其往‘戰略物資’的方向去想。

     但隻有一匹,那就純粹是個外域來的稀罕玩意兒,除了供劉榮賞玩、獵奇之外,便再也沒有其他價值了。

     十個草原美女更别提了——連獵奇、稀罕都算不上,完全就是在湊數。

     真正對漢家而言有價值、有吸引力的政治條例,其實是前兩條; 但即便是那前兩條,内容價值也實在太低…… “朕嘗聞,賈人易貨,不過漫天要價,坐地還價而已。

    ” “貴使提出如此離奇的價碼,想必,就是在漫天要價了吧?” “唔;” “那接下來,便輪到朕坐地還價了?” 不知沉默了多久,見呼延且當依舊沒有開口的意思,劉榮終還是主動開了口。

     一語即出,惹得呼延且當臉色又是肉眼可見的一黑,便見劉榮自顧自從榻上起身,雙手背負于身後,悠然踱起步來。

     一邊踱步,嘴上,也一邊開始給出自己的‘條件’。

     “河南地~” “畢竟已為我漢家所有,貴主單于割讓也好,不割也罷,終歸已是我漢家的河南地。

    ” “——又或者說,是我漢家的五原、朔方二郡。

    ” “即是要割,貴主單于便不妨大方一些——直接割河西地與我漢家;” “唔,也免得朕再派兵去打。

    ” … “至于北海麼~” “聽說自冒頓單于至今,北海,都一直是遊牧之民流放囚徒之所。

    ” “——據說那奸賊中行說,便曾被貴主單于流放北海?” “我漢家地雖狹,尚得可耕之土數萬裡;” “一塊流放囚徒的苦寒之地,我漢家,總還是有的……” 說着,劉榮也不由搖頭一笑,又佯做糾結片刻,方緩緩點下頭。

     “北海,就換成東海吧。

    ” “——以鮮卑、烏恒二山為基,方圓千裡之土,自此為我漢家所有。

    ” “畢竟再怎麼說,東海地,起碼能和我漢家的燕國接壤,不像那北海,乃萬千裡外的飛地?” … “至于那大宛馬、草原美人——朕也不為難貴使;” “我漢家已得河南為養馬地,馬,是不缺的。

    ” “倒是耕牛~” 故意拖了個長音,劉榮又适時皺起了眉頭,低頭掐着手指,‘小聲’計算起來。

     “民三千萬口,五百餘萬戶……” “十戶一牛……” 得出計算結果之後,劉榮又是沉沉一點頭。

     側過身,終于再度正對向呼延且當。

     “貴使有所不知啊~” “早在秦時,我諸夏之民,便已經開始以牛挽犁,用于助耕了。

    ” “隻秦亡而漢興,河南地為遊牧之民竊居,我漢家失此養馬、養牛之地,便是有心牛耕,卻也沒了那許多耕牛。

    ” “——貴主單于願以良馬相贈,朕心甚慰。

    ” “但既然漢匈是兄弟之國,那作為兄長,貴主單于與其送弟弟不缺的東西,倒不如,送一些弟弟用得到,而且是迫切需要的東西。

    ” “我漢家民三千萬口,五百餘萬戶,若皆行牛耕,至少要十戶共用一牛,才堪堪夠用。

    ” “十戶一牛,五百餘萬戶,便是五十餘萬頭牛……” … “河南地雖已為我漢家所有,但河南各部所有的牛、羊、馬匹,我漢家也沒有無償奪走的道理。

    ” “便是出錢買,也總不能把河南地的牛全買走,搞得各部從此無以為繼。

    ” “——蒙父祖餘蔭,朕手裡,也算是有點小錢。

    ” “拿去河南,當能買下耕牛二十餘萬頭。

    ” “隻牛耕所需之數,足有五十餘萬。

    ” “餘下三十萬頭,便有勞貴主單于,照顧一下家業艱難的弟弟吧……” 給出自己的‘價碼’之後,劉榮也終于坐回了禦榻之上,看似是在惬意的低頭抿水,實則,卻也不忘有意無意,打量起呼延且當的面上神情變化。

     ——正如劉榮方才所說:談生意這個東西,其實就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

     呼延且當先前給出的價碼,實在有些低的離譜; 而劉榮在此基礎上‘漫天要價’,也确實有些不現實。

     雙方都在異想天開,那這筆生意能不能談成,其實就看雙方的意願了。

     誰更迫切需要談成這筆生意,誰就要讓利更多; 劉榮顯然不那麼迫切。

     倒是呼延且當,或者說是呼延且當所代表的匈奴人…… “河西地,我主單于是絕不可能割讓給皇帝陛下的。

    ” 幾乎不做任何思考,呼延且當便語氣堅定的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話說出口,不等劉榮做出反應,便再補充道:“想必皇帝陛下,也知道我大匈奴的先冒頓單于,是如何起于微末的吧?” “——想當年,漢人還在經曆秦末一統的紛争時,草原上的唯一霸主,還是東胡人。

    ” “東胡稱霸,月氏稱雄,而我大匈奴,彼時也隻是幕南一個再小不過的部族。

    ” “頭曼單于無法壯大我匈奴部,甚至不惜将自己最出色的兒子:先冒頓單于送去東胡王庭做質子。

    ” … “在東胡王庭為質時,先冒頓單于,也可謂受盡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