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為常備野戰軍’——之所以這麼委婉,是由于這三支部隊,與飛狐軍有一個極為關鍵的不同。
飛狐軍的第一任都尉,是令勉。
此人乃太祖高皇帝所任命,且在擔任飛狐都尉的同時,為飛狐軍赢得了‘默認兼車騎将軍銜’的超然地位。
如今的飛狐軍,無論是從行軍布陣,還是整個軍隊的操演模式——乃至于那極具個人特色的變态愛好:築京觀,都帶有極為鮮明的‘令勉特色’。
但飛狐軍上下,從來沒有一個人會說:飛狐軍,是令都尉、令車騎的軍隊;
從來不會有人覺得,令勉的子孫後代,就更有資格擔任飛狐都尉、更有資格‘繼承’飛狐軍。
——自創立那日起,飛狐軍便定下了‘唯才是舉’的基調!
隻要入了飛狐軍,你是誰、什麼身份、家庭背景如何,統統不重要。
唯一能為你赢得尊重、地位的,是你的實力。
準确的說,是武力。
就拿飛狐軍第一任都尉令勉來說:在太祖高皇帝一朝,那個将星璀璨,名臣如雲、猛将如雨的時代,令勉能成為漢家第一位野戰軍主将,靠的既不是‘潛邸從龍’的功績,也不是多麼顯赫的背景。
令勉唯一讓劉邦感到滿意、信任的,是那嚴苛到近乎冷血的強硬治軍手段,以及優秀的戰略目光,外加對漢室的絕對忠誠。
而令勉在組建起飛狐軍後,便在内部設立了一個排名榜單。
榜單上的排名内容範疇稍有些複雜;
——弓弩部隊,包含固定姿态固定靶、固定姿态移動靶、沖刺驟停射擊等項目。
材官部隊,有負重、搏跤等項目。
刀盾有劈砍強度、靈敏度等。
騎兵部隊有速度、耐力、騎射等。
以上種種,每一項都有一個排名;
全飛狐軍上下都要參與其中,且有季度、年度考核。
令勉親自定下規矩:飛狐軍上下,擔任伍長者,必須在至少三個項目中,同時達到前三千二百——即前五分之一的排名。
同理:什長要同時排入三個單項前一千六百名,屯長要排入前三百二十名。
到了曲侯——即百夫長,嚴苛程度更是猛然拔高一個台階。
在飛狐軍擔任曲侯者,需要同時在三個項目排進前一百六十名,且至多隻允許有兩個項目,排名掉出前三百二十名!
擔任隊率司馬者,需要同時在四個項目中排前三十二名,且至多隻允許其他一個項目,排名掉出前六十四。
飛狐軍麾下八校,八位校尉需要在至少五個項目排名前八!
并且,要在其他所有項目當中排進前十六,不允許有任何一個項目掉出前十六名。
最最關鍵的是:這些榜單排名,并非‘一考定終身’,而是動态考核。
——飛狐軍内部,每年有四次季度考核,會就每一個項目,對飛狐軍每一位将士進行考核、排序。
自伍長以上、都尉令勉本人以下,任何人不滿足職務所要求的标準,即刻降職!
而且并非通俗意義上的降職一級,以儆效尤——而是你降到了哪一級别的标準,就給你降到那一級!
原本是個掌管二千人,與其他七個兄弟并列飛狐軍‘二把手’,地位僅次于令勉本人的校尉,一旦某次考核不達标,便是直線降為伍長乃至兵卒,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的事!
除此之外,将士們每年也有一次主動要求考核的機會。
比如你是個卒子,埋頭苦練一段時間,覺得自己有幾個項目進步很大,很有機會沖擊一下伍長的标準,那你就可以申請單獨考核。
或者,你是個軍官,上一次考核身體狀況不太好,不小心沒達标降職了,等你調整好身體,你就可以申請考核,以圖‘官複原職’。
至于你說:令勉這個飛狐都尉,又是什麼考核标準?
旁人且不說——自飛狐軍設立,一直到令勉物故,前後長達十七年;
漢室天下數千萬人,飛狐軍先後數萬将士——從來沒有第二個人,膽敢觊觎飛狐軍内部榜單上,任何一個項目的第一名!
令勉以身作則,以自身行動告訴了飛狐軍上下,乃至于全天下人:飛狐都尉,就是飛狐軍最強的那個人!
如果做不到,就不配成為這支虎狼之師的将軍!
這般嚴苛的标準,也一度引發了一些混亂。
——除了令勉,天底下根本沒有第二個變态,能在飛狐軍那個變态窩裡‘面面俱到’,達成六邊形全能戰士的變态成就。
于是,在令勉死後,足足三年都沒能等來一位合格都尉的飛狐都尉内部,最終在太宗孝文皇帝的拍闆決定下,将飛狐都尉的考核要求,從每一項都必須第一,改為了每一項都要排入前三。
聽起來或許很扯;
從兵士沖鋒陷陣、将帥運籌帷幄的角度上來說,這種考核要求似乎也很不科學。
但這就是飛狐軍。
你可以空降,可以被朝堂一紙诏書,便派來飛狐軍擔任都尉。
可你若是滿足不了考核要求,那就算全天下都認你這個飛狐都尉,唯獨飛狐軍上下,沒有一個人會認。
這,就是漢家第一支完全脫産,完全職業化、精銳化的常備野戰軍。
受到了初代将軍:令勉的深刻影響,但從來都沒有脫離長安中央——尤其是劉漢天子的掌控。
就連令勉的親兒子,也無法憑借血脈而得到優待;
——自加入飛狐軍至今,過了足足十五年,令勉留下的那個獨子,也依舊還在伍長-什長之間反複橫跳,從不曾靠近飛狐軍核心決策層。
反觀細柳營?
霸上軍?
棘門軍?
細柳營不用說——都敢對太宗孝文皇帝,說出‘周将軍有令,營内不得乘車’這等倒反天罡的話,俨然成了老周家的私兵!
也就是細柳營戰鬥力高,太宗皇帝又大方,容得下周亞夫這麼個莽夫。
換做劉榮——不用‘換做’,當今劉榮,早就容不下‘隻知周将軍,不識漢天子’的細柳營了。
霸上軍、棘門軍情況雖好些,卻也好不到哪去。
兩位初代将軍的影響,使得這兩隻名義上的常備野戰軍,受到了太多個人、勢力的影響,根本無法稱之為:漢室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