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差到了尋常人家賣兒賣女,但凡不是非要多賣那點錢、不賣平陽侯府就活不下去的地步,就都不願意賣給平陽侯府的程度。
相較于其他功侯家族,平陽侯府采購奴仆、姬妾,也往往需要擡高至少五成的價格,外加碰運氣,才有可能買得到。
就比如某家農戶,發生了一件重大變故,如親長離世需要操辦後事之類,需要十萬錢;
這家農戶百般糾結,終究不得已無奈的決定:把年紀最小的女兒給賣了,換回來的錢用于應急。
可在長安,一個女奴——尤其還是童奴,作價至多不過三萬錢;
就算長的水靈些,有培養為美人的潛力,也最多最多不會超過五萬錢。
這種時候,平陽侯家族就會站出來,‘悲天憫人’的對這家農戶說:把你女兒賣給我吧,十萬錢。
隻有這種情況下,平陽侯府才能以遠高于市場價的價格,買到奴仆、姬妾;
但凡這家農戶需要的不是十萬錢,而是隻五萬錢就能夠應急,他們也會想盡一切辦法,以五萬錢的價格把女兒賣去别家,而不是以十萬錢的價格,賣進平陽侯府。
在曹皇後入主椒房之前,一無參政資格,二無軍方背景,百無聊賴,隻能過着枯燥而又乏味的貴族生活,躺在先祖功勞簿上坐吃山空的平陽侯家族,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衛子夫,也正是在這樣一個功侯家族出生、長大;
從小到大,衛子夫沒見過多少人性的良善,卻幾乎見遍了人性的陰暗面。
所以,當‘天子看上你了’的天降禮包砸在頭頂上時,衛子夫腦海中唯一的想法便是:完了。
徹底完了。
我一個奴生子,卻得了陛下青睐;
偏偏皇後至今都還不曾侍寝!
皇後,必定恨透了我;
平陽侯,怕更是恨不能把我活活咬碎!
有陛下的交代,平陽侯或許不敢把我怎麼樣。
但母親,還有兄長、姐姐……
“阿青!”
“這件事,你一定要幫我!”
漫長的呆愕、迷茫之後,衛子夫終于還是強壓下胸中驚懼,強迫自己短暫的冷靜了下來。
隻是這一副如臨大敵的架勢,饒是衛青已經入宮一段時間,練出了一些養氣功夫,也還是被吓得魂不守舍。
“阿姊,何以至此?”
“陛下聖眷,于阿姊、于我家,當是百利而無一害?”
“怎阿姊,卻做這般驚懼交加之态?”
衛青同樣半帶驚懼,半帶疑惑地詢問,卻并沒有将衛子夫勉強厘清的思路打亂。
隻見衛子夫深吸一口氣,深深凝望向弟弟衛青的目光深處;
良久,才語顫着擠出一句:“阿青出入宮諱,當是有機會見到椒房的。
”
“就算不能會皇後當面,也總能托人,給皇後帶句話?”
極力平複着情緒,極力維持着語調的盡可能平緩,發出如是一問;
待弟弟衛青疑惑不減分毫的點下頭,衛子夫才終道:“替我給皇後帶句話。
”
“——便說,罪婢衛子夫,無意得了不該得到的東西。
”
“失了為奴、為婢的規矩;”
“衛子夫,任憑皇後發落……”
···
用盡渾身的力氣,講這句話說出口,衛子夫又是顫抖着深吸一口氣,久久不能從驚懼交加的情緒波動中緩過神。
而在聽聞姐姐衛子夫這番告罪之語後,衛青面上先前帶着的疑惑不解,也漸漸變成了一抹若有所思的了然。
“阿姊的意思……”
“皇後?”
便見衛子夫微微點下頭,又顫抖着睫毛輕咽了口唾沫。
“皇後自幼生長于侯府,雖比我年長些,但也是我看着長大、成人;”
“雖說皇後的性子,相比起侯府其他的女人溫善些、賢淑些,但畢竟也是侯府嫡女。
”
“真到了有人要同皇後争寵——尤其還是在皇後不曾承恩時,就開始與椒房争輝的時候,皇後再怎般賢良溫淑,也終究不是尋常農戶家中的愚婦。
”
“——凡權貴之家,便絕無等閑之輩。
”
“皇後,也絕非好相與的……”
···
“若不趁現在——趁陛下還沒把我接近宮,就搶先向皇後表明忠心,真到了宮中,那可就真真是不死不休……”
“我,鬥不過皇後的。
”
“我母子、兄弟,也萬萬鬥不起。
”
“但願皇後明白了我的心意,能稍稍寬恕于我母子、兄弟衆人。
”
“至于日後入了宮,我也如在侯府般,悉心侍奉于皇後左右,也便是了……”
直到此刻;
直到一口氣,将這番謀劃說出口,衛子夫砰砰直跳的心,才總算是稍稍平靜了下來。
但在内心深處,衛子夫依舊滿是擔憂。
——在衛子夫的印象裡,貴族,往往是十分在意顔面的。
即便自己姿态擺的夠低,但有一件事,是完全不受衛子夫控制,也絕非衛子夫所能改變的。
當朝曹皇後,是平陽侯府嫡出的女兒;
而衛子夫,卻是同出平陽侯的奴生子——連尋常農戶子女都不是!
萬一曹皇後,并沒有表面看上去那般溫善,萬一曹皇後覺得衛子夫,不配和自己侍奉同一個男人……
“阿青。
”
念及此,衛子夫終還是再一次——最後一次強打起精神,伸手拉過弟弟衛青的手臂;
待弟弟衛青迷茫的坐在身邊,衛子夫才無比鄭重的交代道:“阿姊我,大抵還是會被皇後記恨。
”
“一旦皇後記恨了我家,偏我們的賣身契,又都在平陽侯府。
”
“——姐姐我,是萬萬沒有活路的。
”
“真到了那一日,阿青若是覺得事有可為,就帶着阿廣、阿步,向陛下求求情,看能不能保下母親的性命。
”
“你三人得陛下看重,若以忠孝之言相求,想必陛下,也不會坐視不理……”
···
“若事不可為,卻也萬莫強求。
”
“不用管母親、兄長,兩位長姊和我——你兄弟三人,便在陛下左右小心侍奉。
”
“日後長大成人,尋覓個機遇,轉出奴籍,好生過活。
”
“——農籍也好,商籍也罷;”
“隻是無論如何,萬莫再将子女、妻小,賣入權貴府上。
”
“免得我衛氏後世子侄,再步我母子、兄弟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