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0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

首頁
    終正寝,獲谥:楚文王。

     這就使得霸上軍,這支成立于太宗皇帝早年的武裝,多少和宗正屬衙,以及楚元王一脈帶了點香火情。

     那日後,霸上軍成了常備野戰軍,霸上将軍的人選,是否需要考慮這一背景,偏向于諸劉宗親——尤其是楚元王一脈的宗親? 又或者,直接由往後的曆任宗正,默認兼領霸上将軍? 反正漢家的宗正卿,也被楚元王那一大家子壟斷了好些年了…… “往後之細柳軍、霸上軍、棘門軍,與過往之細柳營、霸上軍、棘門都尉部,沒有任何關聯。

    ” “除保留原細柳、霸上、棘門諸營兵員,即番号、軍纛外,其餘諸般皆新設。

    ” “各營隊率司馬及以上将官,亦皆自北軍撿拔有功将士充任。

    ” “都尉及領兵之将,則由朝議決定人選。

    ” 不等殿内衆人,将注意力從漢家的對外戰略變化,轉移到郦寄所提出的疑惑之上,劉榮就已經道出了自己的打算。

     ——細柳、棘門、霸上三軍,隻保留兵員、番号,其餘一切都打亂重組! 編制打亂整編,将官班子更是直接空間整套北軍的禁軍班底。

     就一句話:這三支部隊,必須像傳說中神秘無比的飛狐軍一樣,直接聽令于天子本人! 像當年,太宗皇帝細柳閱兵,卻被堵在營門外逼着下車入内之類的事,将絕不可能發生在日後的細柳、霸上、棘門三軍。

     當然,中層将官由北軍将官充任,也讓朝中百官、貴戚能争取的位置少了近半。

     但仔細一想,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理。

     ——無論是一個衙門,還是一支部隊,有撈功績的,那就一定要有立功績的。

     真要讓一支常備野戰軍,被功侯貴戚占據所有中高層将官位置,那真到了打仗的時候咋整? 若有真材實料還好說,萬一真就那麼倒黴,湊到一塊兒的全是草包,戰場上又該找誰哭去? 像現在這樣,北軍出身的軍官充任中層,再由百官、貴戚擔任高級将官,才是最正确的人員搭配結構。

     不會打仗? 沒~關系! 麾下北軍出身的小夥子,總能找到幾個猛人。

     知遇之恩夠不夠? 遮風擋雨夠不夠? 若不夠,大不了再嫁個女兒過去就是了; 反正家裡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用來聯姻的閨女…… “既然陛下已有決斷,那臣認為,細柳、霸上、棘門三軍,還是保留原兵力結構為好。

    ” 這一回,是榆侯栾布開了口,提議劉榮盡可能少做變動。

     對于這位被後世人尊為土地公公的老實人,劉榮自然是沒有什麼負面的看法。

     但栾布這個請求,卻注定要被劉榮拒絕。

     “不可。

    ” “——朕意,日後之細柳、棘門、霸上三軍,當術業有專攻。

    ” “如條侯所操演之細柳營,多以善射之士為卒,故朕以,當以弓、弩都尉各一,另材官巨盾都尉一,以成細柳軍——共三部都尉,共計一萬五千兵卒。

    ” “細柳營現存将士二萬三千,擇其優者留用之,去其遜之以歸養,擇優留用一萬五千。

    ” “甯可留用之人不足萬五,也絕不可濫竽充數!” “若擇優之後,留用者果不足萬五,則另起關中良家子充之。

    ” 對于這三支武裝——或者說是對日後,漢家的每一支常備野戰武裝,劉榮都遵循甯缺毋濫的兵員素養選拔标準。

     像細柳營這樣的老派部隊,大約兩萬三千兵員,選拔淘汰八千人左右,剩下的基本就能達到劉榮的要求; 至于稍遜色些的霸上、棘門二軍,各近三萬兵馬,留一半也差不多能達到精銳部隊的戰鬥力。

     而在劉榮這番話之後,殿内再度響起百官公卿一片嘩然。

     “嘶……” “細柳本強軍,陛下竟以細柳再行選優……” 如是想着,衆人無不左顧右盼,與身旁之人交換起眼神。

     ——陛下這架勢,怎麼跟馬上就要打仗了似的? 而且就算馬上就要打仗了,也不必對兵員素養如此嚴苛吧? 要知道周亞夫的細柳營,哪怕立刻拉去北牆幹一仗、哪怕對面是單于庭本部精銳,也未必會落得下風! 這麼一支強軍——這麼一支即便遜色于飛狐軍,也大概率遜色不了多少的老派強軍,還要進一步優化? 這…… 原以為劉榮對細柳營的結構優化,多少帶着點對周亞夫的不滿; 待劉榮明确表示棘門、霸上二軍也要優化,而且優化力度更強之後,衆人這才意識到:劉榮,是真的要再搞出三支戰鬥力足以媲美飛狐軍的常備野戰軍。

     而且是整編完成之後,立刻就能投入戰鬥、立刻就能發揮出媲美飛狐軍的戰鬥力,成為漢家第二、第三、第四支飛狐軍的強大武裝! 而如此強大的武裝,卻并不采取飛狐軍的各兵種合成部隊,而是各自編為弓弩遠程打擊集群(細柳營)、戈、盾防守方陣部隊(霸上軍); 甚至還将一支一萬五千人兵力的單獨部隊,直接編為工兵:遂營?(棘門軍) 要知道棘門軍的兵員,也同樣是以關中男兒為主! 雖然不像南北兩軍那般,以‘關中良家子’作為硬性條件,但也基本都是以家世清白的關中兒郎來作為兵源。

     關中的漢子——沒能成為北軍禁卒,才退而求其次加入棘門軍的漢子,你讓他去做工兵? 這…… “此間之事,朕意已決。

    ” “亦得太皇太後首肯。

    ” “以細柳為弓弩,霸上為戈盾,棘門為遂營——這也是朕同曲周侯、弓高侯等先帝托孤大将,再三商讨過的事情。

    ” “整編所需的資費、軍械,皆開少府内帑,以出内庫錢。

    ” 有了劉榮這最後一句話,大家夥就算還有些不同意見,也隻得乖乖閉了嘴。

     ——沒聽人家說所有花費,都是少府出錢、天子自掏腰包嘛? 更何況太皇太後都答應——至少是默認了,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于是,朝中百官公卿便長身而拜,口稱‘陛下慧眼如炬’。

     緊接着,便是這三支新設野戰軍的将官任命問題。

     不出劉榮所料:在坐上皇位足足個把月後,劉榮終于體驗了一把坐在禦榻上,看着殿内公卿百官上演全武行的‘盛況’。

     最終結果,也基本不出劉榮,以及絕大多數人所料。

     ——曲周侯郦寄當仁不讓,領細柳将軍! ——榆侯栾布,領霸上将軍。

     弓高侯韓頹當,則是嘀嘀咕咕的領了工兵團長:棘門将軍一職; 直到劉榮明确表示會将韓頹當,任命為漢家第一支騎兵部隊的主将時,韓頹當才總算是咽下了這口‘惡氣’。

     至于都尉、校尉等高級軍官職務,則由那些手腳有點東西的功侯,以及百官中的翹楚所瓜分。

     大家都挺開心; 唯獨周亞夫,不情不願的來參加朝儀,卻帶着一副吃了屎般的苦悶表情,目送劉榮結束了這場朝議。

     在百官散去之後,周亞夫當即上前攔住新任宦者令葵五,以呵令的口吻道:“去!告訴陛下!” “故太尉、故丞相、故太子太保條侯周亞夫,請求觐見!” 卻見憨寺人葵五聞言,隻稍有些癡楞的點點頭,而後便露出一個人畜無害的笑容; 一邊點着頭,朝劉榮離去的後殿方向跟去,嘴上一邊還不忘反複嘀咕着:“故丞相條侯周亞夫……” “故太尉周亞夫……” “故太子太保……” ··· “故條侯……” “什麼來着?” “嘶……” ··· “哦;” “故周亞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