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6章 天子啟的異常

首頁
    自己的權力,劉榮一點不含糊; 不該是自己的權力,劉榮連碰都不去碰。

     就算是這種類似擦邊球,并不一定會惹天子啟不爽的事,劉榮都在很刻意的去規避。

     這讓天子啟很安心。

     不單是安心于劉榮的分寸,會确保自己的權勢依舊; 也同樣是安心于這樣的劉榮——如此知道分寸、對權力如此敏感的劉榮,日後做了漢家的天子啟,也同樣會憑借這一份分寸和敏感,确保權力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

     “即如此,朕,便親點了。

    ” “——太子洗馬汲黯,兼領太常右丞令;” “——中尉建陵侯衛绾,拜太仆。

    ” “——太中大夫石奮,任少府。

    ” “再由太子詹事南皮侯窦彭祖,兼領太常。

    ” 天子啟此言一出,劉榮面色當即一木,一旁的劉舍、岑邁二人,暗下卻是一陣思緒流轉。

     讓劉榮的屬臣,尤其還是核心班底:太子洗馬汲黯,來兼任太常右丞令——即第一副手,理論上沒什麼毛病; 但既然天子啟專門提了,那就顯然是讓這個名義上的副手,來實際負責太常的日常運作。

     換而言之,是給了汲黯一個副手的職務,卻要汲黯掌太常卿的權、幹太常卿的活。

     再由另外一個太子屬臣,外加窦氏外戚族人:南皮侯窦彭祖擔任太常卿,則明顯是單純挂名的名譽九卿。

     一個挂名的名譽主官,一個實際掌權的名譽副手——二人都是劉榮的潛邸心腹…… “陛下居然……” “已經到了要在朝中——在九卿屬衙,為家上安插羽翼的地步了嗎?” 劉舍、岑邁二人想到的,自然是天子啟的身體狀況。

     但劉榮想到的,卻更加深遠一些。

     “父皇這是~” “看上汲黯了?” “——這才多大年紀,就要做手握九卿之權的副手了;” “待父皇百年,汲黯豈不就得九卿起步,上不封頂?” 這一點,劉榮倒是沒猜錯。

     對于汲黯這個黃老學新生代俊傑,天子啟的滿意度,絲毫不亞于對劉榮這個太子的滿意程度。

     黃老學日漸衰老,從漢家開國顯赫至今,已經有了暮暮之态; 雖然依舊是漢家雷打不動的執政學派,但其地位,卻也已經不再是不可動搖了。

     先是先帝,憑一個賈誼賈長沙,讓儒家初步涉足于漢家廟堂; 後又有當今天子啟,憑晁錯讓法家出身的士子,走出了漢家的官員黑名單,開了法家士子入仕的大門。

     雖然大體上,黃老學依舊占據絕對優勢地位,但随着越來越多的法家、儒家士子跻身漢官——乃至百官朝臣之列,黃老學說的落寞,幾乎已經成為了必然。

     但作為皇帝,天子啟要考慮的,并不是在黃老學說垂垂老矣的身上再踹一腳,加速黃老學退出曆史舞台的進程; 而是要确保執政學派的更疊,盡可能溫和、平緩一些,盡量不印象朝堂的正常運轉,最好不要生出太大的波折。

     既然要和平演變,那手段自然要溫和,進度一定要放緩。

     汲黯,便是天子啟寄予厚望,供黃老學‘回光返照’,而後老老實實退出朝堂中樞的新發現。

     除此之外,單就是從個人情感上而言,天子啟也很喜歡汲黯這個後生。

     ——衆所周知,天子啟情感上偏向于法家,很難對黃老學出身的人有什麼好感; 從這也可以知道汲黯此人,人格魅力究竟有多大、有多麼‘平易近人’了。

     “汲洗馬德才兼備,朕觀之,前途無量。

    ” “——用得好,便是太子日後的铮臣、直臣。

    ” “如此俊傑,與其困在太子宮那一方天地,倒不如放出來曆練曆練,看看成色究竟如何。

    ” “朕也好趁着還能睜的開眼睛,替太子再把把關……” 簡單解釋一番自己對汲黯的調度考量,天子啟有意無意的忽略了自己方才,親自說出的太常人選:南皮侯窦彭祖; 含笑沉吟片刻,便自顧自繼續說道:“中尉衛绾,早在先太宗孝文皇帝之時,便是憑借高超的駕馭之才,得到了先帝的賞識,任為郎官。

    ”(绾初以弄車之技為郎) “至朕即立,官拜中郎将,又憑借平滅吳楚的功勞,而被任為中尉。

    ” “——就算不熟于馬政,至少也還能替朕駕馬馭辇。

    ” “朕這幅身子骨啊~” “可是禁不起車馬颠簸啦……” 如是一番話,表面上是在說‘衛绾會駕車’,實際上,在場的劉榮三人都心裡有數。

     ——相比起‘弄車之技’,中尉衛绾更為人所熟知的标簽,是過度老實本分。

     相傳先帝之時,先帝曾先後對這位中郎将,賜下過足足六柄禦劍。

     按理來說,得了禦賜佩劍,衛绾進可招搖過市,仗勢欺人; 退,亦可将禦劍片刻不離的配在腰間,以彰顯聖眷。

     ——其他獲賜禦劍的人,哪怕隻得到了一柄禦劍,也都是這麼幹的! 更何況是先後獲賜六柄禦劍,堪稱先帝一朝之最的衛绾? 但衛绾卻說:天子所賜之物,哪怕是一片碎步,也是禦賜,絕不可有絲毫不敬,更不可招搖過市,以辱聖恩。

     于是,衛绾就把那六柄先帝禦劍,悉數擺在了自家宗祠的正堂之上,早晚祭拜,卻從不帶人去看。

     讓這麼一個人做太仆,等同于天子啟扯開嗓子喊:太仆得聽我的! 至于少府石奮,也就是四個兒子都已經官至二千石,加上自己湊了個‘萬石’,從而被坊間稱為‘萬石君’的老爺子,更是從太祖高皇帝時起,就以‘沒有文才學問,但恭敬謹嚴沒人能比’而著稱的老實人。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有一天,天子啟問石奮:你有幾根手指? 那石奮一定會無比認真的低下頭,仔仔細細的數上起碼三次,而後才會答道:回陛下的話,左手五根,右手五根,共計十根…… 一個太仆衛绾; 一個少府石奮。

     再結合天子啟近段時間,其他看似正常,實則都可以串聯起來的‘異常’舉動…… “父皇……” ··· “若不是擔心犯忌諱,真該去探探太醫令的口風……”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