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5章 隻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

首頁
    的太子榮; 而後又對周亞夫含笑一拱手,未盡之語,盡在不言中。

     窦嬰本就是溫潤如玉的性子,又自诩為‘太子肱骨’,自然是完美充當了和事佬的角色。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但申屠嘉說起話來,卻是沒窦嬰那麼委婉、隐晦了。

     “王孫所言甚是。

    ” “——陛下任我三人為太子師,是要我們教家上做太子,而不是幫家上,更甚是直接替家上做太子。

    ” “像這種涉及太子羽翼,尤其還是兵權的事,我們還是應該向家上提建議,而不是直接出手代勞。

    ” “教好了太子,我三人便當功成身退,讓家上獨當一面。

    ” “恐怕這,也是陛下、太後——乃至天下人,都希望看到的……” 申屠嘉這番話,可謂是将漢家,上至天子、下至蒼生黎庶,對儲君太子的期望,一五一十的擺上了台面。

    ——自己折騰去! 原則上,天子、太後,外加太子三師,會在必要的時候給太子指點; 但除了必要的指點、提點之外,具體的操作,最好都要由太子親自動手。

     太子做的任何事,都以旁人幹涉——尤其是天子、太後,以及朝野幹涉的程度,來作為核心評判标準。

     旁人幹涉的越少,太子獨自解決的問題、完成的部分越多,得分越高; 旁人幹涉的越多,給提供的幫助越多,太子獨自完成的部分越少,則得分越低。

     至于最終結果的成敗,反倒是次要的了。

     ——還是那句話:做了漢家的太子,就不怕你整活,隻怕你沒活! 隻要你能整活——尤其是獨立整活,那即便你手搓小行星,人們也隻會誇你一句:卧槽牛皮! 沒跌份,好樣的! 具體到此番,劉榮組建太子親軍,本就是太子儲君展現軍事素養,外加太子對軍隊、對兵權的重視程度的表現機會。

     如此重要的大考,就算不考慮‘親軍必須由自己獨自掌控’等方面,劉榮也同樣不可能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替自己‘代考’。

     倒是申屠嘉那句話,讓劉榮深以為然。

     太子三師,要做的是教太子怎麼做儲君,而不是幫太子,更或直接就是替太子做儲君…… “倒是可以把這句話記下來,将來說給那個不成器的混賬兒子聽?” 如是想着,劉榮便尴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對周亞夫再一笑,算是徹底否決了周亞夫的提議。

     而後,便稍一鎖眉頭,轉頭望向身旁的老丞相申屠嘉。

     “依稀記得先帝年間,父皇的思賢苑,也是要參加每三年一次的大計的?” 聽聞此聞,申屠嘉當即咧嘴一笑,頗有些欣慰的捋起颌下倉髯,緩緩對劉榮點下頭。

     “自北平侯為我漢家,定下每年歲首小計,每三年一大計,以考核地方郡縣主官的制度以來,我漢家的郡縣主官,都把每三年一次的大計視為首要大事。

    ” “——因為每年都有的小計,朝堂并不會因為地方郡縣的成果,而做出賞、罰,僅僅隻是借此了解各地的狀況。

    ” “但每三年一次的大計,卻是官員真正意義上的大考。

    ” ··· “政績出色的,課為:最,會得到褒獎、贊揚不說,更會得到升遷考察的機會,被禦史大夫所關注;” “接連三次大計課為最,更将直接得到朝堂的重點關注——自此平步青雲,官途坦蕩,也是沒什麼奇怪的。

    ” “中規中矩的,課為:乙,同樣可以得到勉勵,接連三次課為乙,或是接連三次課為最、乙,也同樣有很大機會升遷。

    ” “政績糟糕,失民、失田者,則課為:殿。

    ” “被課為殿者,輕則被訓斥、唾罵于朝議之上,重則罷官免職;” “若是搞出什麼天怒人怨的事來,更是會被廷尉下獄治罪,乃至身首異處……” 簡單講述出如今漢家,每三年舉行一次的大計,申屠嘉便又對劉榮笑着一點頭。

     “自先帝下令,于上林劃撥太子私苑:思賢苑,我漢家的大計,思賢苑便也是要參加的。

    ” “但思賢苑參加大計,卻并不會像郡縣地方那樣,被課為最、乙、殿,而是由朝堂共議其功過、得失。

    ” “最終的責任人,也并非是思賢苑令,或是太子家令——而是太子本人!” “自思賢苑設立,到先太宗孝文皇帝駕崩,思賢苑一共參加了三次大計。

    ” “其中,第一次,陛下為先帝所唾罵;” “第二次,先帝耳提面命,對陛下再三訓誡。

    ” “直到最後一次,先帝才沉默的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陛下在思賢苑取得的成果……” 聽聞申屠嘉此言,劉榮也是面帶認可的點了點頭。

     這些事,劉榮自然是了然于胸。

     尤其是最後一次,老爺子費盡心機,花了老鼻子的力氣,在思賢苑挖了一條二十多裡長的水渠,才得到先帝‘繃着臉點個頭’的成果,更是劉榮終身難忘的記憶。

     ——先帝對自己的太子,當真是嚴苛至極; 就像是後世,那句‘棍棒之下出孝子’,又或是‘玉不琢,不成器’一樣:在先帝堪稱嚴酷的調教下,老爺子經過二十多年的太子生涯,也終于成長為了一位合格的封建帝王。

     到了劉榮這一代,老爺子對劉榮——對自己的太子儲君,顯然比先帝要寬容的多。

     但劉榮也同樣清楚:老爺子的寬容,僅僅隻限于嘴皮子上,不會對劉榮動辄斥責呵罵、言語貶低。

     當劉榮做出讓老爺子失望的事時,這位冷酷無情的孝景皇帝,隻會比先帝更無情、更決絕…… “父皇第一次大計,是在新元元年初。

    ” “如此算來,今年年末,便是父皇這一朝的第二次大計。

    ” “——彼時,孤這方博望苑就算才設立半年,也還是要參加這次大計。

    ” “即便朝野内外不會為難,但若是拿出來的成果太差,孤這個太子儲君,也是要面上無光的……” 劉榮圖窮匕見,申屠嘉便也當即了然,按下稍一沉吟,便對劉榮鄭重拱起手。

     “今歲,關中糧價不穩,糧産大概率不會高。

    ” “如果博望苑糧産能高些,這一次大計,家上便可不必憂心。

    ” “至于下一次大計,便是在三年後;” “三年時間,足夠家上在這方博望苑,做出許多成績了……” 申屠嘉一語即出,劉榮先是認可的點點頭,旋即望向另一側的表叔窦嬰。

     待窦嬰也緩緩點下頭,便也當即有了盤算。

     “那就先如此吧。

    ” “親軍衛隊的事,就等冬訓後再說。

    ” “近幾日,孤先見一見少府,把太子衛隊需要的軍械,還有博望苑冬訓時,需要發放給參訓男丁的糧食辦妥。

    ” ··· “三位老師,便在博望苑稍住幾日。

    ” “孤還有一些事,需要向三位老師好生請教一番。

    ” 見劉榮有條不紊的将流程安排好,順帶把三人也安排妥當,申屠嘉、周亞夫、窦嬰三人,自也隻得齊齊拱起手。

     “謝家上。

    ” ——申屠嘉就當此番,是在上林苑度假、修養了; “謹遵家上之令。

    ” ——對于窦嬰來說,往後這幾年的首要大事,就是服務好劉榮這個太子儲君。

     “臣相宰之身,不便多留。

    ” “還望家上……” ——周亞夫很郁悶。

     郁悶到明明很不想回長安,卻也更不願意待在上林苑,待在劉榮這方博望苑。

     “條侯即有公務在身,自便即可。

    ” 如實一語,劉榮便算是送了客。

     對于周亞夫‘恩将仇報’——明明被自己所救,卻還是嘀嘀咕咕鬧脾氣的表現,太子榮,也頗有一些不愉。

     送走了周亞夫,劉榮很快便着手辦起正式:派人去長安,把少府令岑邁請來博望苑。

     至于原因:太子衛隊所需的軍械、博望苑冬訓所需的糧草,自然是題中之理; 但最重要的,是申屠嘉方才所說的‘提高博望苑糧産,以應對今年大計’,讓劉榮想到了一個利器。

     有了這個利器,别說是博望苑參加今年的大計——便是整個漢家,都或許會在肉眼可見的将來,因這個利器而國力暴漲!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