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6章 試試就逝世!

首頁
    正是梁國——正是睢陽始終沒有陷落,漢家才得以隻花費三個月的時間,便平定了這場聲勢浩大的吳楚七國之亂。

     或許有人會問了:既然梁國也這麼重要——甚至比起關乎‘外患’的趙國,梁國這個涉及到‘内憂’的諸侯國,都明顯還更重要一些; 怎麼就沒聽說過呂太後,封了哪個子侄做梁王? 嘿; 可曾聽聞呂太後,封了一個叫‘呂産’的子侄,為漢家的呂王? 猜猜呂産這個‘呂國’,是不是改了個名字的梁國? 再猜猜呂太後駕崩之前,将長安南、北兩軍的兵權,分别交給了哪兩個人? ——南軍給了呂(梁)王呂産,北軍給了趙王呂祿…… 梁、趙二國,自有漢以來,便始終是漢家不知該如何處置的敏感國。

     不讓其存在,那就不利于邊牆防務,以及對關東諸侯藩王的防備; 但放任其存在,又會嚴重威脅到長安中央。

     于是,漢家便走進了一場詭異的無限循環。

     太祖劉邦封了自己的兒子,做漢家的梁王、趙王; 呂太後封了自己的子侄,做漢家的呂(梁)王、趙王。

     到了呂太後駕崩,先帝入繼大統,也還是第一時間封了公子劉揖為梁王。

     ——再怎麼大權旁落,也好歹得把梁國扒拉進自己碗裡,把關東那些個盤算着‘皇帝輪流做,啥時候到我家?’的親戚們給防住! 至于涉及邊牆防務的趙國,則由于先帝繼位時,朝權由陳平、周勃等‘誅呂功臣’把控的緣故,而被還給了趙幽王劉友的兒子:劉遂; 無法幹涉關于趙國的分封事務,先帝也隻得捏着鼻子,為陳平、周勃等老臣‘還’趙國于劉遂做出正面評價——美其名曰:存亡續斷。

     而到了當今天子啟這一朝,趙國,又即将要再次以現任天子的兒子做王了…… “這也不是個事兒啊~” “難不成日後,長安每換個漢天子,邯鄲就也要換一脈趙王?” “還有王叔的梁國——吳楚亂平,諸侯宗親被剔去爪牙,也沒必要繼續這麼強大了吧?” 想着想着,餘光瞥見兩個弟弟伸長脖子,似乎是在等待自己的下文,劉榮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走了神。

     回想起方才,自己提醒兩個弟弟‘别急着把王宮造太好’,便也當即明白:此刻的玄冥二少,看向大哥劉榮的眼神,為什麼會像餓狼般透着綠光…… “河間位于趙北,齊-趙接壤之地。

    ” “去了河間,老二要盯着點趙地的民論。

    ” “——郦寄、栾布水淹邯鄲,趙人對長安朝堂,是頗有些微詞的。

    ” “又趙國無王主政,老二此番就國,便要試着将趙人的民怨,以盡量溫和的手段壓下來。

    ” ··· “還有齊國。

    ” “此番,吳楚七國舉亂,齊王劉将闾雖未起兵從賊,卻也是打着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算盤。

    ” “如今的齊王,是劉将闾的王太子。

    ” “這位新晉齊王對長安,也未必不是離心離德,懷恨在心……” 作為玄冥二少中,年紀相對大些、性格也更穩重些的那個,劉德本就沒太對自己的封國感到不滿。

     更何況河間郡終歸是趙郡,西接趙地,東臨齊地,北有小部分臨海岸線,南部又是楚地。

     ——已經不算差了。

     又聽聞大哥交代起自己就藩之後的具體任務,更是當即面色一肅。

     暗暗記下大哥的交代,也不忘沉沉一拱手,已示領命。

     “如此說來,将大哥交代的事都做完,便差不多要移封了啊……” “嗯~” “——會是趙國嗎?” “還是梁王叔那邊……” 相比起二哥劉德,公子劉淤顯然想得更簡單些。

     ——見大哥給二哥交代起任務,當即也躍躍欲試起來,俨然已經把自己對封國:臨江的幽怨抛在了腦後! 隻不過,劉榮終還是讓公子劉淤失望了。

     在公子劉淤的殷殷期盼下,隻擠出一個稍有些抱歉的苦笑。

     “去了臨江,老三,萬要保重着身子……” 啊? 哈? 哈??? 什麼玩意兒就保重身子?????? 公子劉淤很迷茫。

     卻見劉榮将手虛握成拳,擋在嘴邊輕咳兩聲,稍緩解了一下尴尬,才略帶些鄭重道:“此去江陵,我會請求父皇,從太醫屬調幾個禦醫,陪老三一同就藩。

    ” “——到了江陵之後,老三什麼都别想,就老老實實把身子養好,等着長安的诏書,以入朝觐見即可。

    ” “大概就是在老三第一次入朝長安時,我這個做大哥的,也大抵能給老三,尋一個像樣的封國了……” 聽聞劉榮此言,公子劉淤心下隻一陣驚顫,好似是察覺到了什麼危險,又弄不明白危險到底是什麼。

     到了一旁的劉德,從劉榮看似尋常的話語中,聽出了一些暗含在字裡行間的話外之音。

     “長安的诏書……” “而非,父皇的诏書……” 如是想着,劉德也不由側過身,眺望向不遠處,仿若聳立雲端的宣室正殿。

     “諸侯王三年一朝長安,也就是父皇新元六年,我兄弟衆人,便要入朝觐見了……” “難道在大哥看來,父皇連這三年,都撐不過去了嗎……” 對于劉德心中所想,劉榮自是一無所知。

     即便是知道,劉榮也不會給出太多解釋。

     ——根據原本的曆史時間線,再去除掉那聲在原時間線石破天驚,卻在這個時間線未必會出現的‘老狗’,當今天子啟的壽命,确實不止三年。

     但也隻是‘不止三年’——三年零八個月,滿共不到四年。

     三年後,天子啟當然還活着; 但也肯定不會給關東的任何一家宗親諸侯,發去‘入朝長安’的诏書。

     因為彼時的長安朝堂,将面臨着一次‘幾乎’必定會發生的政權交接。

     換而言之:如果這個時間線,那聲‘老狗’沒有出現的話,那此番别離,玄冥二少再次見到自家大哥,恐怕就要跪地叩首,口呼陛下…… “去吧。

    ” “去再陪陪母親。

    ” “——明日大典過後,長則半月,短則三五日,此番新封的諸王,便都要開拔就藩了。

    ” “趁着還沒走,再多陪陪母親。

    ” 短暫的沉寂,終還是被劉榮略帶些感傷的話語聲所打斷。

     待兩個弟弟各懷心緒,告别自己朝母親的殿室走去,劉榮這才坐回躺椅上。

     仍是以手肘撐着搖椅扶手,食指指腹摩擦着唇下,目光卻是在牆外的宣室殿方向,以及與劉榮所在的殿室一牆之隔的鳳凰正殿——栗姬的住所之間來回切換。

     良久,劉榮才悠悠發出一聲長歎,又緩緩閉上了眼睛。

     “是福不是禍~” “是禍,躲不過……” “能做的,能說的——除了‘不要喊父皇老狗’之外,都給母親打好了預防針;” “若這都不能提前規避,那也隻能等事發之後,再做出應對了……” ··· “老爺子,當真不行了?” “還是裝出一副命不久矣的樣子,來試探我和母親?” “——我倒是沒什麼;” “就是母親……” 當劉榮躺在搖椅上,眯眼思慮着日後之事時,宣室殿外的瞭遠台之上,天子啟也同樣站在護欄内,眺望向劉榮所在的鳳凰殿。

     許是父子之間心有靈犀; 此時的天子啟,也在想同一件事情。

     “栗姬,終歸是不能指望太多。

    ” “好在這小子,也多少能掌控些局面……” “——試試?” “嗯……” “等個合适的機會,試試這小子,究竟是不是真的可以掌控局面……”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