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1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

首頁
    铿锵有力的幾聲質問,驚得郅都當場冷在原地,便見劉榮回過身,仰望向禦階上方,滿臉凝重的一拱手。

     “兒臣,榮!” “頓首頓首,昧死百拜!!” “懇請父皇,治中郎将郅都,玩忽職守之罪!!!” 嘩!··· 今日這場朝議,實在是精彩紛呈。

     這都已經不知是殿内朝臣百官,在這場稀松平常的朝議之上,第幾次嘩然了。

     隻不過眼下,沒人有心思計較這些…… “怎太子也?” “這不胡鬧嘛……” ··· “二位公子鬧一鬧也就罷了,怎太子也這般強詞奪理?” “這可是太子獲封之後,第一次參加朝議啊?” “又何必……” 一時間,殿内百官公卿無不左顧右盼,似乎是在殿内同僚的臉上,尋找到‘我知道怎麼回事’之類的神情。

     而在禦榻之上,天子啟面色卻是愈發陰沉。

     “太子,也要跟着弟弟們胡鬧嗎?” ··· “這是朝議!” “不是供食乳稚童玩鬧的樂場!!!” 毫無征兆的一聲怒喝,将殿内喧鬧一掃而空,分坐于殿兩側的公卿百官,無不戰戰兢兢的低下頭去; 又不忘時不時偷偷擡起眼皮,瞄一眼前方的劉榮、郅都等人,以及禦榻上方的天子啟。

     ——禦榻之上,天子啟面帶愠怒,神情陰冷,望向劉榮的目光,更是帶上了毫不加以掩飾的惱意。

     禦階下,劉榮站在最靠前的位置,面上神情莊嚴肅穆,絲毫沒有因為天子啟的怒火而動搖分毫。

     劉榮身後,中郎将郅都卻頗有些尴尬,隻面色陰晴不定的拱起手,靜靜等候起天子啟聖裁。

     而在最後方,劉彭祖、劉勝兄弟二人,就好似是完成了使命般,将面上怒色漸漸斂去; 倒也不忘時不時瞪大雙眼,惡狠狠瞪向身前不遠處,郅都那尴尬不已的背影。

     便這般沉默了許久。

     正在舉行朝議的溫室殿,便随着劉榮那一聲铿锵有力的奏請,陷入了一陣極為漫長的寂靜。

     終,卻是東席的功侯班列,故丞相、現任太子太師:故安侯申屠嘉,在身旁宮人的攙扶下顫巍巍起身。

     花了好大的力氣站起來,又哼哼唧唧調整了好一會兒,才捋順急促的鼻息,極為緩慢的走上前去。

     走到劉榮身側,先是轉身面向上首禦榻,對天子啟默然一拱手; 旋即便回過身,正對向劉榮,再拱手微一彎腰。

     “老臣,得陛下信重,任以為太子太師。

    ” “——雖然不是太子太傅那樣,肩負着日日教導太子的職責,但也終歸占着個‘師’字;” “對于太子的所作所為,老臣,不敢妄言是非。

    ” “隻希望太子,在做一件事之前,最好能想清楚、說明白:這麼做的依據是什麼,其中的道理又是什麼。

    ” “如果能說清楚這些,想必我漢家——想必陛下,也不會因為太子說了一件很有道理的事,卻反仍因怒而降罪。

    ” “但若是說不清楚,希望太子日後,凡事,皆當三思而後行……” 言罷,申屠嘉又是先後對面前的太子榮、禦榻上的天子啟各拜過禮,旋即便好似影相倒放般,原路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顫顫巍巍、哼哼唧唧着,在宮人的攙扶下坐落下身。

     而在殿中央,劉榮隻略帶着些感激,搖搖對老丞相、如今的‘老師’申屠嘉拱手一禮,旋即便深吸一口氣,緩緩側過身。

     将情緒‘平複’下來,昂首望向天子啟的目光,卻是反更帶上了三分肅然。

     “禀奏父皇。

    ” “——按照老七、老九,以及中郎将郅都所言:昨日,發生在上林苑的‘野彘驚駕’一事,事實清晰,責任明确。

    ” “老七所言‘中郎将郅都折辱賈夫人’,或尚有疑;” “但中郎将郅都,在随駕遊于上林途中,沒能履行中郎将的職責,讓猛獸抵近聖駕,卻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 ··· “按照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制度,中郎将,秩比二千石,下轄長安中郎千三百,肩負着時刻保衛聖駕的職責。

    ” “而在聖駕出長安時,太祖高皇帝更曾明确規定:聖駕三裡以内,不可現甲、弩之士,三百步内,不可有除禁軍卒之外的執刃者;” “——百五十步之内,更絕不可現猛獸!” “而在昨日,父皇在中郎将郅都的護送下,于上林苑遊玩途中,竟被野彘抵近聖駕,至多不超過三五十步——甚至很可能是十幾步的距離?” 如是一聲反問,劉榮便側轉過身,望向呆立于斜後方的中郎将郅都。

     “郅中郎,難道還要說自己無罪?” “——在聖駕莅臨之前,提前清理聖駕經過的區域,尤其是在上林苑這樣的地方,提前驅逐、射殺猛獸,以确保聖駕安危,難道不是中郎将的職責嗎?” “沒能履行這個職責,我七弟、九弟,說中郎将玩忽職守,難道還說錯了?” 毫無遲疑的一番話,好似機關槍般突突突突道出口,更惹得本就有些不知如何是好的郅都,面上更多了幾分局促不安。

     劉榮卻沒再管郅都,而是順勢回過身,目光自分坐于殿内兩側的公卿百官身上掃過。

     “諸位朝公,都是我漢家宗廟、社稷的柱石。

    ” “正是因為有諸公恪盡職守、各司其職,我漢家的宗廟、社稷,乃至天下蒼生黎庶,才得到了如今的安甯。

    ” “——正是每一位履行了職責的漢官、漢吏,漢将、漢卒,才讓吳楚賊子的狼子野心,消弭于睢陽城外。

    ” “反觀中郎将郅都,要做的分明隻有‘守護聖駕’四個字,卻連這點事都做不好,讓野彘這樣的猛獸抵近聖駕,險些便讓我漢家的天子……” 說到敏感處,劉榮隻适時止住話頭,旋即心有餘悸的望向方才,出身‘說教’劉榮的太子太師:故安侯申屠嘉。

     “老丞相,是最清楚一個好的官員,究竟應該怎麼做的了。

    ”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更是老丞相窮盡一生,都在向天下人證明的道理。

    ” “中郎将郅都,占據着比二千石的顯赫地位,領取着一千四百四十石的年俸;” “——這,可是關中至少一百五十戶農人,所要上繳的全部農稅啊?” “做着我漢家比二千石級别的官,受足足一百五十戶農人供養,中郎将郅都,卻連自己的職責都履行不好;” “難道我的兩個弟弟,連實事求是的彈劾郅都‘玩忽職守’,都是錯的了嗎?” 說着,劉榮又是環一轉身,一邊掃視着殿内衆公卿百官,嘴上一邊也不忘再道:“我漢家的太子,難道做錯了嗎?” “弟弟明明在做正确的事,作為長兄,尤其還是是國朝儲君;” “我難道不該站出來,請求父皇以‘渎職’之罪,對中郎将郅都做出懲治嗎?” 劉榮這話一出,原本想要旁觀吃瓜,甚至恨不能搬來小闆凳、捧把瓜子兒的公卿百官們,也不得不順着劉榮的思路思考起來。

     比起劉彭祖、劉勝兄弟倆以‘郅都折辱我母’為主,‘郅都玩忽職守’為輔的彈劾,劉榮顯然更為老道些——直接抛開‘折辱賈夫人’一事不談,咬着郅都玩忽職守就是不放! 之所以說劉榮更老道,自是因為這件事,郅都,還真沒有那句話是錯的。

     ——亡一姬複一姬進! 殘忍嗎? 很殘忍; 折辱賈夫人了嗎? 真要較起真,郅都這句話,也确實沒把賈夫人當‘人’,而是當成了遍地都是,随手就能撿起一個新的來把玩,根本不用擔心沒有取代物的物品。

     但有問題嗎? 答案是:沒問題。

     無論是從政治立場上來看,還是從當下的社會人倫背景來說,郅都這句話,都沒有任何毛病。

     “不愧是太子啊……” “若是還揪着‘折辱賈夫人’一事不放,别說是讓陛下治罪于郅都了——怕是太子,都要因此而落得個‘愚鈍’的污名。

    ” 東席功侯班列,申屠嘉如是一聲輕喃,頓時惹得身旁的平陽侯曹壽,好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