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2章 請父皇稱太子

首頁
    了這麼大的風險,卻隻是以‘立皇長子為儲君’為權宜之計,為的,隻是絕梁王不軌之念;” “與此同時,又打着‘實在不行就易儲另立’的打算?” “朕,為何要這麼做呢?” 雖是在‘問’,但天子啟語調中的玩味和戲谑,卻分明是在說:你怎麼知道的? 你怎麼知道我是這麼想的?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劉榮回答的很幹脆:“換做是兒,兒便會這麼做。

    ” “——梁王叔觊觎神聖,說是‘心懷不軌’,也沒人能挑出錯來。

    ” “而梁王叔與父皇情同手足,又有皇祖母在東宮盯着,父皇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快立儲。

    ” “在這個前提下,皇長子合不合格,對父皇而言并不重要。

    ” “哪怕不合格——甚至哪怕身有殘缺,父皇都必須冊立皇長子,以此告訴梁王叔:父死子繼、立嫡立長,是不可更改的祖制!” ··· “等梁王叔這檔子事兒過了,父皇再酌情應對:是授皇長子以帝王之道,還是易儲另立——對父皇而言,都并非什麼難事。

    ” “畢竟父皇方才也說了:為了冊立兒為儲君,父皇,可是險些血洗長安。

    ” “——為了立儲,父皇尚且險些血洗長安,乃至屠盡當朝皇太後滿門、肅清窦氏黨羽;” “日後為了易儲,再屠一門栗氏外戚,肅清太子黨羽,為小十掃除障礙——對父皇而言,也不過是便宜之内罷……” 神情淡然,語調平和的一番話,惹得天子啟又是一陣含笑搖頭。

     又悠然呼出一口氣,方面帶輕松道:“公子,比朕聰明許多~” “——至少,比當年的‘太子啟’聰明許多……” ··· “想當年,先帝也會時不時,以朝政、社稷之事考校于朕;” “考校十回,朕卻隻能答對三兩回——還大都是誤打誤撞蒙對的。

    ” “答錯了,先帝動辄斥責、喝罵,說朕德不配位,還不如早日把儲位讓出來,免得讓先帝在天下人面前蒙羞。

    ” “——便是答對了,先帝也會追問一句:此話怎講?” “朕答不上來,免不得又是被斥罵一通……” 似是自嘲,又莫名帶着些追憶的一番話道出口,天子啟隻含笑望向遠方,沉默了許久。

     久到劉榮都有些站不住,輕輕将衣襟緊了緊,天子啟才深吸一口氣,從思緒中回過神來。

     擡起小臂,對身後的宦者令春陀輕輕擺手,便再度招呼劉榮在身旁的的搖椅上坐下身。

     待劉榮乖乖坐下,又被春陀取來的薄被蓋住下半身,天子啟才披着另一張薄被,側身正對向劉榮。

     面上神情雖仍是雲淡風輕,但語句中,卻莫名帶上了一股肅然。

     “朕,不知道合格的太子儲君,應該是什麼樣的。

    ” “——朕親眼見過的唯一一個太子儲君,是朕自己。

    ” “先帝說,朕這個太子并不合格;” “但朕卻做了二十一年太子,最終又做了天子。

    ” “這天子,朕自認為做的不錯。

    ” “所以,朕唯一能确定的是:朕這樣的太子儲君,是合格的——至少是勉強合格的。

    ” 莫名嚴肅的道出一語,天子啟面色不由再一正,朝劉榮微一昂頭。

     “公子這樣的太子儲君,對宗廟、社稷而言究竟是福是禍,朕不清楚。

    ” “——一個思緒活泛,機智過人,又友愛手足、恭順母親的太子,朕不知道這樣的儲君,日後能否成為一個合格的天子。

    ” “所以,公子方才的話,對,也不對。

    ” ··· “立皇長子為太子儲君,确實是朕出于‘絕梁王之念’的目的所為。

    ” “但考察公子是否合格,朕卻并沒有具體的标準。

    ” “——無論是公子還是小十,朕都無法确定孰是孰非、孰優孰劣。

    ” “朕能遵照的,隻有自己的判斷。

    ” 許是和劉榮攤了牌,又或許是一樁心事落了地,讓天子啟肩上的膽子輕了不少; 說起這番話,天子啟侃侃而談,眉宇雖還算嚴肅,卻也無時不刻帶着輕松。

     劉榮聽的很認真。

     天子啟,卻說的更認真。

     “在朕看來,公子的優勢、劣勢,都很明顯。

    ” “年壯即冠,為朕諸子之長,手腕老練,天資卓絕——這都是優勢。

    ” “母栗姬,則是劣勢。

    ” “——甚至可以說,是公子唯一的劣勢。

    ” ··· “朕的母親,還算是個不錯——至少是個不太差的太後,尚且能逼得朕為了冊立太子儲君,粗暴的将北軍開入長安。

    ” “隻差那麼一點,朕便險些要成為一個暴君,甚至險些蒙上一個‘囚母’的罵名。

    ” “朕的母親尚且如此,朕實在想象不到公子的母親,會成為一個怎樣的太後;” “又會為我漢家,帶來怎樣的動蕩和災難。

    ” “——如果公子年幼喪母,甚至沒有母親、母族作為助力,朕都可能不會考慮小十,隻全心培養公子。

    ” “但公子的母親,實在是讓朕很難對公子放心。

    ” 對于天子啟如此坦誠的說出‘你不錯,但你媽忒不靠譜’,劉榮驚詫之餘,卻也莫名感到一陣心安。

     别說是漢家的帝王——便是後世的老師,也是一樣的道理:願意說你,說明你還有救; 願意批評伱,說明你還有希望去改正。

     更何況這些話,是天子啟前腳剛為劉榮‘搶’來了儲君太子之位,後腳便說出口的。

     這其中,有幾分提點、幾分敲打,劉榮,自也了然于胸。

     “小十對朕而言,也是萬不得已之下的權宜之計。

    ” “除非公子實在不争氣,讓朕實在無法放心,從而不得不狠心廢儲另立;” “否則,朕便不會将我漢家的未來,寄于小十身上。

    ” 正思慮間,天子啟笃定的話語再度傳入耳中,惹得劉榮再度側過頭。

     便見天子啟道出此語,又沉沉一點頭,面上嚴肅之色,也随之帶上了些許惆怅。

     “朕,已經老了……” “小十,卻太過年幼。

    ” “若果真立了小十,那我漢家日後,必定難逃主少國疑,君權旁落。

    ” “——朕在,東宮即便偶有不穩,也翻不出什麼大浪。

    ” “但待朕去見了先帝,留一個年不及冠的小十,坐我漢家的宗廟、社稷,那無論小十日後天資、手腕如何,都絕不可能壓得住東宮太後。

    ” “若朕走的急了些,小十要面對的,甚至可能不止一個太後——而是會再多出個太皇太後!” “這對一個年不及冠的‘兒皇帝’而言,幾乎不亞于讓一個還沒斷奶的嬰孩,同一頭猛虎搏鬥……” 言罷,天子啟便莫名呆坐在了原地,似是為自己剛說出的這番話,而感到些許愕然。

     ——劉榮很好,可惜有個叫‘栗姬’的母親; 而除劉榮外,唯一可供天子啟選擇的後備人選,是年僅三歲的皇十子劉彘…… “朕很希望公子,能撐到朕合眼的那一天。

    ” “——很希望朕宮車晏駕時,我漢家的儲君太子,是今日冊立的皇長子榮,而非日後易儲另立的皇十子彘。

    ” 冷不丁到處一語,天子啟已是皺起了眉頭,望向瞭遠台外,神情說不清的凝重。

     “但希望歸希望,對朕而言最重要的,仍舊是宗廟、社稷的未來。

    ” “如果公子無法證明自己,能壓制自己的母親——能保證自己的母親,不會在日後颠覆我漢家的宗廟、社稷……” “那朕,即便再怎般不願,也隻能咬牙硬撐幾年,好讓小十再年壯些、再年長些。

    ” “至于公子,既是做過太子、坐過儲君之外,待日後小十得立,便也就斷沒有苟活的可能。

    ” “這些,公子都明白?” 言罷,天子啟便滿帶着鄭重,望向身側,已經穿上太子冠服的劉榮。

     卻見劉榮聞言,隻深吸一口氣,旋即帶着自信的淡笑,對天子啟一拱手。

     “父皇方才,喚兒什麼?” “——嗯?” “——公子?” “請父皇,稱太子……” ··· “兒臣,已得東宮太後冊封,亦已于新豐太廟祭祖。

    ” “請父皇,稱太子…………”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