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8章 願從老将軍之請!

首頁
    天子啟新元三年的第一場雪,是伴随着一個轟動性新聞,一同降臨在梁地的。

     ——弓高侯韓頹當親率輕騎三千,踏雪一擊,奪取淮泗口!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正如後世無人不知: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當下也無人不知:劉濞的吳楚叛軍,絕對不能失去淮泗口! 一旦淮泗口脫離吳楚叛軍的掌控,那叛軍就将失去整條後勤補給線,瞬間變成孤軍! 哪怕擁兵數以十萬計,亦再也無法從後方輸送糧草,從而正式進入潰散倒計時的孤軍…… “劉濞老賊,居然不知道駐重兵于淮泗口?” “周亞夫這平叛,平的也太過輕松了吧?” “還有那韓頹當——一介匈奴降将,居然撈到這麼大便宜……” 消息傳回長安,除了響徹長安城上空的歡呼聲之外,高門顯貴之見,自然也開始出現這樣的聲音。

     但在關東,作為主戰場的睢陽城,以及‘明修昌邑,暗度淮泗’的周亞夫所部,卻并非是一片歡騰的景象。

     ——叛軍瘋了! 是的,瘋了。

     這個說法毫不誇張。

     在淮泗口易手的消息,傳回睢陽主戰場的第一時間,吳楚叛軍尚存的近三十萬兵力,幾乎是傾巢而出,猛攻睢陽! 原本隻能容納兩到三萬叛軍的睢陽北城牆,被吳楚叛軍二十多萬人,塞了個滿滿當當,卻絲毫不影響叛軍将士雙目猩紅,不要命的沖向睢陽城。

     擠不動,硬擠! 推不動,硬推! 就這麼癫狂般強攻半日,在睢陽北城牆外,留下上萬具屍體之後,叛軍才再度回到了距離睢陽城數十裡的大營。

     隻是無論睢陽城内的梁國守軍,亦或是駐紮昌邑的周亞夫所部,心裡都很清楚:叛軍,并不是放棄了。

     而是在本能的、癫狂式的發瘋之後,稍稍冷靜了下來。

     接下來,已經斷了糧道和退路,身陷絕境的叛軍,将爆發出人類最基本的求生欲,無所不用其極的尋找突破口。

     ——要麼繼續攻打睢陽,要麼,攻打昌邑的周亞夫! 唯獨不存在的選項,是向東後撤…… · · · “是啊?” “叛軍為什麼不先行東撤呢?” “——太尉就算派了弓高侯奇襲淮泗口,也不可能派太多的兵馬;” “叛軍隻要大軍折回,不就又可以重新奪回淮泗口了嗎?” 睢陽城頭,角樓之上。

     又将一口盛滿弓羽箭矢的木箱搬上城頭,卻發現城外的叛軍已然推去,劉榮趁着歇腳的功夫,便再次和老中尉張羽交談起來。

     當張羽提出接下來,劉濞的叛軍要麼繼續攻睢陽,要麼轉頭去打昌邑,唯獨不可能向東回撤時,劉榮便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誠然,叛軍得以從楚都彭城,一路攻城略地到梁都睢陽——之所以暢通無阻,是由于兵貴神速;” “如果東撤,那叛軍想再次兵臨睢陽城下,會平白多費功夫。

    ” “但再如何,也總好過如今這糧道斷絕,軍心大亂的狀況?” 見張羽一副淺笑盈盈,甚至已不見多少憂慮之色的淡定神容,劉榮趕忙又是一問。

     卻見張羽聞言,隻含笑輕歎一口氣,滿帶着輕松——甚至隐隐帶着些大仇即将得報的期待和暢快,遙望向城外遠方的叛軍大營。

     “公子說的沒錯。

    ” “——如果可以的話,那劉濞此刻最應該做的,當然是引軍東撤,重新奪回淮泗口,恢複糧道暢通,而後再行西進。

    ” “也确實如公子所言:回到淮泗口,再重新西進,以圖兵臨睢陽城下——對劉濞而言是很糟糕的結果,但總歸不會比眼下更糟糕。

    ” “隻是公子,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點。

    ” “甚至很可能連劉濞,先前也同樣忽略掉了這一點。

    ” “而恰恰是這不怎麼起眼的關鍵,卻被周太尉準确捕捉到了……” 一語既出,惹得劉榮面上好奇之色更甚,張羽隻含笑咧起嘴角。

     “兵源。

    ” “吳楚叛軍的兵源,絕大多數,都是臨時征集,更或直接就是強令裹挾的民丁。

    ” “——如果此刻,劉濞麾下的叛軍不是近三十萬民夫,而是二十萬,甚至哪怕隻是十萬訓練有素的兵士,那劉濞尚且還有可能引軍東撤,重奪淮泗口。

    ” “但麾下兵卒幾乎全是農戶民丁,便意味着劉濞麾下叛軍的軍心、士氣,其實是非常脆弱的。

    ” ··· “在取得勝利的時候,叛軍的士氣會很快高漲,尤其是接連不斷的勝利,更會讓叛軍‘勇不可當’,看上去和久經沙場的老卒沒什麼兩樣。

    ” “可一旦遭遇險阻,尤其是綿延數月的阻礙,這支軍隊的士氣,也同樣會很輕易的動搖。

    ” “如果說先前,叛軍自彭城西出,連戰連捷,讓叛軍将士都認為‘長安朝堂不過爾爾’的話,那久攻睢陽不下,就很容易讓叛軍士卒心生疑慮。

    ” “睢陽的梁國兵尚且如此,那太尉周亞夫的關中兵呢?” “更或是棘門軍、霸上軍——乃至細柳營這樣的百戰精銳,又會是怎樣骁勇呢?” “——隻要這樣的想法出現在腦海中,叛軍的士卒們,就會很難再提起勇氣。

    ” “而失去了勇氣的吳楚叛軍,與其說是‘軍’,倒不如說,就是一群手持兵刃的農夫而已……” 聞言,劉榮若有所思的将目光移開,沉思良久,才緩緩點下頭。

     “老将軍的意思是:久攻睢陽而不下,已經讓叛軍軍心不穩,若劉濞再引兵東撤,叛軍很可能就此潰散?” 卻見張羽輕輕搖搖頭,面上笑意卻愈發直達眼底。

     “如果隻是潰散,那劉濞老賊,也未免太過幸運了些……” “久攻睢陽而不下,已經讓叛軍将士心中,生出‘梁國兵骁勇善戰’的想法,對于關中兵馬,乃至棘門、霸上等常備軍,更已是心生恐懼。

    ” “在這樣的情況下,後方傳回糧道被斷絕的消息,很容易讓叛軍将士,主動将周太尉奉若神明。

    ” “——周太尉麾下的十萬大軍,是較梁國兵更悍勇的關中卒;” “周太尉本人,更直接就是細柳營的主将……” ··· “若劉濞不迅速下達戰鬥指令,讓麾下叛軍時刻身處備戰狀态——時刻專注于戰事而無暇他顧,一旦叛軍将士閑下來,就會開始思考這些問題。

    ” “所以,留給劉濞的選擇,便隻有拼這最後一口氣:要麼一鼓作氣打下睢陽,得到睢陽城内的糧草;要麼攻破周太尉在昌邑的大軍,以擊破麾下将士對周太尉的恐懼。

    ” “如果這兩點都做不到,那劉濞與其率軍回撤,還不如棄軍而逃。

    ” “因為引軍東撤,就意味着叛軍将士,會從戰鬥狀态中脫離出來,并開始思考。

    ” “一旦叛軍将士開始思考,便很容易讓某些聰明人,出現‘與其敗亡,不如棄暗投明,以劉濞項上人頭請功于長安’的想法……” 聽到這裡,劉榮才終于面帶了然之色,緩緩點下頭,神情也莫名放松了些。

     “如此說來,劉濞的敗亡,已成定局?” 聞言,老張羽即沒有點頭承認,也沒有搖頭否認; 隻仍帶着那一抹深達眼底的笑意,負手屹立于牆頭,眺望向城牆之外。

     “兩個月前,劉濞率大軍五十萬,尚且不能攻破我睢陽城。

    ” “如今,劉濞麾下可戰之兵,至多不過三十萬!” “而我睢陽守軍雖也有傷亡,卻也已經經曆了戰場的洗禮。

    ” “——睢陽,劉濞是不可能攻破的了。

    ” “劉濞唯一的機會,便是攻破周太尉駐守的昌邑,以扭轉乾坤。

    ” ··· “但周太尉,恐怕早就已經想到了這一天。

    ” “所以,過去近兩個月的時間,周太尉麾下的關中兵馬,才會整日在昌邑挖戰壕、壘土牆。

    ”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