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是周日,學生會各個下屬部門組織了招新宣傳。
宋依依本打算看書,沒想參與進去。
但蘇涼興緻勃勃,條理清晰地分析參加這些部門有什麼好處,像是可以學習組織能力、溝通能力。
宋依依聽着有點心動,最後蘇涼一句,至少要見識一下這些活動是怎麼組織的,宋依依抵抗不住被蘇涼勾起的好奇心,就答應了。
兩人來到室内體育館,學生會招新在占地面積最大的籃球場。
在室内招新的好處就是,不用承受秋初還有點燥熱的天氣。
初進去,蘇涼被刺激得胳膊上起了雞皮疙瘩。
籃球場開着空調,室内外氣溫相差比較大。
但總體而言,蘇涼隻覺得舒适涼爽。
宋依依最後一點關于天氣的顧慮被打消了,兩人就四處看看各個招新的部門,或者說,可以叫作社團。
寬敞開闊的籃球場上,一眼看去,擺着數不清的社團攤位。
社團們争奇鬥豔,使出渾身解數,上演着“百團大戰”。
有的社團,或許是為了更顯眼,挂了紅豔豔的橫幅,上面寫着“追不到女神?社聯助你成功。
當不了女神?社聯教你成長”這樣以脫單和變美為誘餌的話,隻等願者上鈎。
還有以學習技能吸引新生們加入的,“鍛煉自我,拓展人際交往,就在學術部”。
這是旨在吸引那些專注于個人技能提升的新生們。
各個社團的套路不可謂不深,抛出各式各樣的餌料,穩坐釣魚台。
更有甚者,找來各自的門面擔當,擺明了要靠出賣色相,吸引新生。
最為典型的就是學術部,他們的部長季清就在部員們的強烈建議下,站在學術部的小攤前吸引新生。
雖然季清不認為這有什麼用,但還是順着他們的意思來了。
而蘇涼就在這小攤擺的有些雜亂的籃球場上,第一眼就見到季清被不少新生遠遠看着,形成了隔了幾米遠的包圍圈。
他們不太敢直接看季清,隻假借了解學術部周圍的社團,偷偷欣賞季清的美貌。
有幾個膽子大點的,鼓起勇氣要搭話,可走了幾步就洩了氣,腳步一轉就找了學術部裡其他招新的學長學姐。
一時季清好像成了花瓶,派不上什麼用場。
他隻好整理一下學術部的宣傳單,然後就看看其他部員的招新工作,再時不時搭個話。
但其他學術部的部員可不這麼想,怎麼能說沒用處?明明用處大了去了!
要是沒有部長,他們哪來的這麼多新生願意了解學術部啊?
哼,擺在他們附近的部門就是想蹭他們的人氣,别以為他們沒看到一個個部門争着搶着往這裡擺攤。
算盤打得響亮!
宋依依在籃球場邊緣的彙報闆上看了一下社團簡介,對志願者隊比較感興趣。
蘇涼倒沒特别想去的社團,隻要有美人,她就願意去。
聽完宋依依說的要去志願者隊的攤位看看,兩人就在場地裡張望着。
志願者隊沒搶到學術部的周邊位置,孤零零被在以學術部為中心圍成的同心圓的最外層。
這就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