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進入軍中

首頁
    密警察”最好不過了。

    作為君主,總得有陰暗面的部門,暗中行事保障朝堂的平穩。

    隻是這逄紀乃是一個酷吏,袁尚還需要日後教他做事不要太極端,多少有些分寸才好。

     與逄紀一起施禮的還有審配,這個守城大師,弓箭狂人,忠烈殉主之人,袁尚曆史上的死黨。

    袁尚還禮同時還報以真誠的笑容。

     而最後一個被荀谌介紹的則是郭圖,袁尚曆史上的死對頭謀士,郭圖與辛氏兄弟都忠于袁譚,這郭圖更是一直在袁紹耳邊惡意中傷袁尚,鼓吹“立長不立賢”那套東西。

    明明袁尚比袁譚優秀,還是主張用昏庸的袁譚。

     袁尚見到他後内心中有股天然的反感,于是隻是平平的施禮,而郭圖看袁尚也不順眼,表情冷飕飕的,态度非常冷淡。

     袁尚感覺很神奇,人之間的好惡,信任與反感很多時候是大腦的自然反應。

    按理說,袁尚是穿越後來此,重新開始三國旅程的,以大局着想,應該團結所有下屬,不應該對郭圖如此反感,也不應該對審配逄紀這麼親和。

    然而袁尚就是做不到,内心對郭圖還有辛氏兄弟就是從心中厭惡,他知道自己是無法和他們共事和并存的! 陸續來的還有淳于瓊,呂威璜兩個“酒蒙子兄弟”,果然大清早的袁尚就聞到二人身上渾身有酒氣。

    看來昨晚沒少喝。

     袁尚一時間也沒有好的詞來形容,半天想起一個不太搭的話: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司機一滴酒,親人兩行淚。

     改一改就是,喝酒不守城,守城不喝酒。

    将軍一滴酒,袁氏兩行淚! 衆人來得都很早,幾乎快到齊了,最後卡着時間來的則是河北最能打的兩個人,顔良和文醜! 這二人一進中軍帳,袁尚便感覺一股煞氣,這股煞氣是猛将身上才有的氣質!所謂不怒自威,令人折服。

     二将長得都頗為高大,魁梧程度比張合高覽更盛!絕對的兩個彪形大漢,虎背熊腰,張合與高覽比之都略有不足了。

    顔良文醜穿着渾身的重型铠甲,更像兩個鐵塔一般。

     顔良也是一個黃臉漢子,面如淡金,表情倨傲,根本不正眼瞧帳中的其他人,走路的體态和臉上的表情都透着一股傲氣和傲慢。

     袁尚一直有種感覺,顔良是弱化版本的關羽。

     從武藝方面講,顔良一口金背大刀,鮮有敵手,是武将排名前十的猛将。

    三國初期,能殺他的不過是五虎将,外加呂布,其他再無能殺之的人了,至于以後的王雙和文鴦因為和顔良的時代差距太遠,無法作比較。

    至于典韋和許褚,典韋在官渡之戰前已經死了,許褚若是有把握能打過顔良,曹操也不用請關羽了,因為關羽一旦把人情還了曹操,便是想走就能走的人了。

     看看顔良的戰績即可,一合殺耿武,三合斬宋憲,一合劈魏續,二十合擊敗徐晃。

    宋憲和魏續作為呂布手下八健将之一,絕對不會是庸才,居然在顔良刀下走不了幾個照面。

    至于擊敗徐晃就是實打實的硬仗了。

    畢竟徐晃跟許褚也曾經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打敗徐晃後,曹操和手下的武将們都慌了,無人敢應戰,隻得避戰去請關羽。

     而同為袁紹的部将,文醜,張合,高覽都甘願把河北第一武将的名号贈與顔良,那可不是因為謙讓,而是因為實力! 而這三人也都很強,文醜一挑二張遼和徐晃竟然還能赢,險些把張遼斬了。

    若不是關羽殺出,一刀斬殺文醜,以後就沒有張遼什麼事了,還逍遙津大破東吳呢。

    可就是這麼強的文醜還是把冀州第一的位置讓了出來,說明顔良還在文醜之上。

     張合與張飛能打個三五十回合,是魏國五子良将裡最能打的一個,真正實力在徐晃和張遼之上,基本和許褚比肩。

     高覽狀态好的時候能與許褚戰個三五十回合,也算厲害,狀态不好時也能碾壓于禁和樂進,與張遼戰個平手妥妥的。

     張合高覽若不強,曹操也不會收降他們倆,還那麼的重視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就是這三位猛将,都統統以顔良為尊,說明顔良的确強。

     這是他像關羽的第一點,武藝高強。

     第二點像關羽的就是這傲骨和傲氣的結合體。

    古人常說,人不可有傲氣,但是要有傲骨。

    但有傲骨之人十有八九有傲氣,這本就是一體兩面的事情。

    關羽的傲,不必說了,除了呂布,張飛,他武藝上誰也不鳥,趙雲,馬超,黃忠三人的武藝他都瞧不起,隻不過和趙雲處的時間久,和黃忠相互留對方性命,好歹有羁絆,但對馬超直接出言不遜。

     領兵打仗,關羽壓根瞧不起東吳諸将,魏國諸将。

    他看東吳都是鼠輩,看魏國都是無能。

    總之帶兵打仗他隻服諸葛亮和徐庶,除此二人關羽就是誰也不放在眼裡。

     可是就是這魏國“無能”的将領讓他進軍緩慢,這吳國的“鼠輩”們更是偷了他的老家荊州,抄了他的後路,讓他兵敗身死于麥城。

     顔良也是如此,他作為統帥誰也不鳥,他打仗從不帶任何一個謀士!袁紹八個謀士,他一個也不帶,說明他一個也瞧不上!沮授曾說:顔良性格促狹,雖然骁勇,但不可以讓他獨自擔任大将。

    就是因為看出他的孤傲,容易一意孤行。

     第三點相似之處,顔良和關羽都是忠義之人。

    二人都有結拜兄弟,且都是生死相依,肝膽相照。

    關羽不必說,顔良的結拜兄弟是文醜,顔良死後,文醜明知敵将中有很厲害的猛将依舊要帶兵出征為顔良報仇,說明二人感情深厚。

    而顔良如此傲慢,見袁紹卻十分恭敬,袁紹指哪,顔良打哪,非常忠誠。

     因為以上三點袁尚認為顔良和關羽很像。

     這也使得袁尚有些矛盾和擔憂。

    他在想要不要千方百計的保住顔良的性命呢?就算在官渡之戰時保住顔良的不被關羽斬殺,在日後的戰争中,顔良是否會像關羽那樣大意失荊州呢?會不會搞得武将之間矛盾重重呢? 顔良值不值得救? 這是個問題。

     喜歡吞噬天下之權謀三國請大家收藏:()吞噬天下之權謀三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