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貞的家是一座三進四合院,是他爺爺在世期間置辦的,目前隻住着他和管家老楊。
原來家裡有七口人,李母在生下李弘貞的時候難産去世了。
萬曆十二年,大哥跟随“黔國公沐昌祚”抗擊緬甸入侵,在明緬之戰中不幸陣亡。
大嫂守了三年寡,就帶着小侄子回娘家了,聽說最近正在說親找下家。
二姐在十五歲的時候,嫁給了外地的大戶人家。
老父親原來是六品地方官。
萬曆九年,為了湊集軍需支援明緬戰争,張居正突然下令清查整個重慶府的官倉。
不幸的是被查出虧空,李父因為掌管财政背了最大的那口鍋。
按大明律,本該剝皮萱草。
好在當時掌權的李太後,念及李家是開國功臣之後,給予網開一面,隻判了個革職罰款。
賦閑在家的李父,沒過多久又傳來長子陣亡的噩耗。
雙重打擊之下,于萬曆十四年撒手人寰。
李弘貞躺在床上望着天花闆,翻着原主的記憶。
“吱呀~”
伴随着一陣木頭摩擦聲,管家端着銅盆推門而入。
“少爺,該出寝了。
”
李弘貞掀掉被子起身,踩着布鞋來到盆架前坐下。
明朝的洗漱用品跟現代沒什麼區别,也是牙刷搭配牙膏。
現在他手上那把豬毛牙刷,據說是由“明孝宗”發明的。
牙膏則是由松脂、茶葉根、茯苓等一系列材料制成的牙粉。
老楊這時道:“少爺,今日守孝期滿,您可以光明正大食葷了。
”
“您是想吃肉包子?還是羊湯?我這就去外頭買回來。
”
聞言,李弘貞腹中饞蟲被喚醒。
“不必勞煩,我自個上街吃早膳。
”
說完,抄起一件外衣就往外走。
來到明朝半個月了,他由于傷勢原因,還沒怎麼上過街。
現在恢複差不多了,正好了解一下市井行情。
忠州雖不如江南富裕,卻勝在煙火氣十足,街上熙熙攘攘,吆喝叫賣絡繹不絕。
“來嘞!”
“上好的菘菜,過了立秋就吃不到嘞!”
“客官行行好,買點枸杞吧,都是自家曬的。
”
李弘貞突然被一個賣枸杞的老婦人攔住。
老婦人認出他的長相後,又跟見鬼似的。
李弘貞納悶道:“老人家,您為何如此懼怕我?”
老婦人先打開錢袋讓他瞅一眼,然後哀求道:
“您行行好,老身家貧,實在沒錢給你了!這點錢,還要給病重的老伴抓藥!”
這邊鬧出的動靜,很快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李弘貞環顧一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