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裡有許多感慨,盡管再怎麼堅強,其實每個人都有需要“伴”的時候。
我也欣賞故事中的鎖匠,願意付出額外的時間,與需要的人同行一段路程。
愛,數算恩典
然而,許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對人付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當自己也覺得缺乏的時候。
曾有個年輕人被解雇後,相當沮喪痛苦,卻想起母親說過的一段話:“當你經曆最艱難的時刻,正是學習付出的最好時機。
”
于是,年輕人看見一個穿着破舊的孩子,正盯着一旁的小販,他上前詢問,孩子才吞吞吐吐地說:“我肚子好餓。
”年輕人決定把身上僅有的十美元遞給孩子;當孩子向他道謝,并因此吃飽時,年輕人感覺自己也因此被鼓舞。
從那天起,他決定每天提供十美元給一個确實需要幫助的人:一位無家可歸的女子,因此找到溫暖;一個因地震而失去父親的男孩,從年輕人身上得到安慰;一位街頭業餘鼓手,也因為這十美元看見希望……年輕人終于領悟:“我擁有的其實并不少!”
不要為“沒有的”感歎,而是為“擁有的”感恩。
調轉眼光,用心細數所有的一切,當願意先付出的時候,會發現自己多的是幸福。
愛,不斷延續
有一位學校工友,在他離世之前,都是獨自一人,然而卻有許多孩子喊他“爸爸”。
原來在他十七歲那年,因戰亂離鄉,曾與家鄉的妻子約定要生養許多孩子,即使這諾言一生無法實現,他卻始終持守。
他照着妻子的願望,省吃儉用,扶助并認養許多孩子。
在遺囑中,他将積蓄留給學校,甚至捐贈所有的器官。
還交代,毋須記得他……
生命有時空的限制,愛卻能繼續蔓延;生命難免有失去,愛卻能補足所有的缺憾。
接受、付出、擁有、分享,愛不止息,将不斷在你我之間流動。
愛是永不止息。
喜歡季鳳文牧師二請大家收藏:()季鳳文牧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