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可惜了,

首頁
    李德五和李陳氏,知道李奮去縣府參加學通考核,非常高興。

    但是他們知道這個考核難度非常非常大。

     在他們的認知當中。

    這個桂樹村曆來就沒有人讀書。

    讀書感覺比種地當兵還苦。

    就連鎮子裡也沒有幾個讀書的人。

    但是他們老兩口子堅信。

     李德五開口說:老伴兒。

    風兒去參加縣府的考核了。

    我們在家裡給他多做點吃的。

    讓孩子回來有口熱的吃。

    也是我們的一片心意。

     把留下的稻種和谷子都拿出來。

    給奮兒做些吃食,準備好。

    以後他就要去縣府讀書了。

     李陳氏說:你個老東西。

    你怎麼就知道他一定會考核通過呢?看把你高興的。

    不過奮兒确實遭了很多罪。

    如果能考核通過,對我們來說都是好事情。

    奮兒以後也不用吃了上頓沒下頓。

     你那個老哥哥地下有知的話。

    也會高興的。

    不過就是他那個可憐的娘。

    還有他那個死鬼的老爹。

    總是聽不見音信。

    不知道死活。

     說是去當兵打仗了這麼多年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

    不過奮兒聰明。

    懂事兒。

    我相信他一定會考核通過的。

    就算不通過我們兩個老骨頭,以後養着他就是了。

     李德五為難的說:希望祖宗保佑吧。

    保佑風兒考核通過。

    如果考核不過,那就不是我們兩個把他養大的事情。

     那也不是多大的事兒。

    奮兒過年就滿十六歲了。

    就要參加兵役了。

    你說就那孩子的小身闆怎麼能受得住呢? 李陳氏說:你就放心吧,老頭子。

    我覺得奮兒一定可以通過。

    他那麼聰明。

    那麼懂事兒。

    老天爺不會虧待他的。

     這兩天你也勤快點。

    趁着大雪封山。

    進山的人少。

    多去撿點樹枝。

    多找點野味。

    孩子取暖。

     李德五有些埋怨的說:老婆子,你可真是的。

    這都馬上過年了,又讓我進山。

    我這才休息了幾天。

    勞累的命呀。

    好吧,我還是準備收拾一下,進山去撿柴火吧。

     李陳氏說:你也别抱怨。

    奮兒這個孩子這麼孝順。

    他不會虧待我們的。

    你進山之後。

    有碰到的什麼野雞呀?狍子?都帶回來。

    風兒考核通過之後,總要有拜師禮的吧?拜師禮給準備什麼呀? 我也心疼你,知道你年紀大了。

    腿腳也大不如從前了,可是這沒有辦法呀。

    孩子拜師總要給準備點東西吧。

    我們沒有銀錢。

    連一個銅闆都沒有。

    所以隻能給拿一些柴火。

    和野雞之類的東西。

     希望夫子他老人家不要介意。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求真書院的夫子孟有償說:李奮你跟我來書房一趟,我對你進行考核吧。

    你也不要有壓力,放輕松一點。

    至于那個村長。

    你就在那邊烤火吧。

     李奮點了點頭說:好的,夫子。

    麻煩您老人家了。

    我這就跟您過去。

    李奮看了一眼村長王老頭兒。

    示意了一下。

     李奮跟着夫子孟有償來到了書房, 隻見書房裡莊嚴肅穆充滿了書香氣息。

    中堂上挂了一幅書畫。

     畫中的人便是先賢聖人孔子。

    畫像旁邊有一副對聯。

    内容是,求仁得仁上等仁心,樂山樂水至高樂趣,橫批是大道至簡。

     書案上放着筆墨紙硯。

    還有幾本書。

    案前擺了兩張太師椅。

     夫子孟有償輕輕的擦拭了雙手,莊嚴的開口說道:李奮此次考核,總共有三道題。

    現在我們開始第一道。

     在前面的沙盤中寫出三個字,分别是天,地,人。

     李奮按照要求拿起木棍兒。

    在沙盤中寫出了第一個字。

    天。

    過了一會兒又寫出了第二個字兒。

    地,接着他便有非常小心翼翼的寫出了第三個字。

    一撇一捺人字方成。

     夫子孟有償注視着李奮寫的三個字兒,天地人。

    這三個字兒蒼勁有力龍飛鳳舞。

    自成一體,精美絕倫。

    注視了好久。

    看着李奮寫的字兒。

    夫子孟有償覺得津津有味。

     為什麼會這樣呢?李奮的字為什麼寫得這麼漂亮呢?原來是他上大學的時候閑得無聊。

    就參加了學校裡的書法興趣班。

     中國書法有那麼多的書法家。

    常見的有柳公權的柳體。

    顔真卿的顔體。

    歐陽詢的歐體。

    趙孟俯的楷書。

    王羲之的草書。

    張素的草書。

    看了這些書法。

    其他都不喜歡。

     最後他選擇了。

    宋真宗的瘦金體。

    後來漸漸的也喜歡上了。

    成為了他修身養性的必備法寶。

    所以他的瘦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