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買一本書。
一本書也很貴的,所以,我們什麼都要試。
既然孩子認了我們,我們就一定一定要想辦法。
給孩子找出路。
讓鳳兒先看先讀先跟着寫,不要讓他去種地,我也見不得他吃苦遭罪。
聰明懂事兒,說不定就是讀書的料。
以後把書讀成了。
當個一官半職。
我也有個诰命的期望。
李德五鄭重的點了點頭。
說:這個事兒聽你的,老婆子還是你有見識。
那就這麼定了。
不過奮兒。
你也要好好學啊。
好好讀書。
李奮驚訝的看着。
李德五和李陳氏兩位老人,不知道說什麼好,
他明白,讀書是最好的出路,也是最難的出路,是唯一的出路,
可是讀書的成本太高太高了。
他們都支付不起。
他們這個小村上。
就沒有一個讀書認字兒的人。
逢年過節連對聯都不會寫,隻有在鎮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一位。
讀過幾年書的老童生,兩位老人這樣待他。
就是他的親生父母,
估計也做不到吧。
李奮感動極了,說實話,不感動是不可能的。
他沒有想到,李陳氏,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老婦人,
居然能說出這麼有魄力有影響力的,所以震撼到他的話,擲地有聲,内大無窮,
一時竟然難以開口,不知道怎麼說才好。
淚水打濕了眼眶,此時此刻,他複雜的内心,難以言表。
對于讀書。
他不是沒有想過,很多時候都在認真的考慮過這個問題,太難了。
他知道。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
讀書科舉。
這是萬人在過獨木橋。
他不想讓兩位老人失望。
倒不是因為他覺得科考太難。
在前世他就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學霸。
隻是覺得,這樣會不會讓兩個老人太辛苦?對他們不公平。
因為他不是真正的李奮。
從本質上來講。
他跟這眼前的這兩位老人和他沒有一丁點關系,
甚至說這兩位老人對他還有救命的恩情,這份恩情。
山高水長。
難以相報,
如今卻對他這般相待,實在是讓他難以開口。
他隻是一個穿越過來的占據了李奮身體的人,讓他覺得很慚愧,這種愧疚感伴随了他好久。
說真的。
李陳氏驚訝到了他。
讓他感動的無以複加。
李奮本來就是一個有良知的現代人。
李陳氏看到李奮好像很為難的樣子,開口說道:老頭子,奮兒,就這麼定了,不在改了,
也不是一定要讓奮兒當官,哪怕識字明理也可以了,還能寫對聯,這樣我們臉就有光了,想想都開心。
李德五說:好的。
那就這麼定了,咱們就讓奮兒好好讀書,
咱們這一輩子。
一直都是吃不飽穿不暖,一直種地,一直做工。
還能怎麼樣?日子肯定不會比較差。
現在整個村莊裡的人都吃不飽,我們也不怕丢人。
李陳氏說:奮兒你就不要多想了,把心靜下來,讀書識字兒,但是明天要釣魚。
以後要天天釣魚,還要幹一些活,你腦瓜子聰明,我相信你會出人頭地的。
你可以的。
李奮搓了搓手,擡起頭認真的說道。
謝謝爺爺奶奶,我會的,一定不會給你們丢人。
争取讀書,讀出個樣子來。
讓你們不要那麼辛苦,我可以的,隻是苦了你們。
李德五說:不苦的,我們也苦不到哪去。
不就是種地餓肚子嗎?還能怎麼樣?
不要胡思亂想。
我們先好好釣魚。
給你買書。
讓你早點把書讀上,
李陳氏笑容拉了個長,輕松的喝了一口魚湯。
說:真香,哎,你們别說這個魚湯是真香,
我都喝不夠。
明天你們多釣一些魚,我給你們也做。
氛圍立馬輕松了起來。
李德五也大口的吃起魚肉,喝起魚湯來。
說:你就放心吧,老婆子,我明天給他們釣好多好多的魚,把糧食和谷子留下存起來,感覺日子又有了盼頭。
李奮又說了一些釣魚的方法,老兩口子聽的是一愣一愣的。
多說了幾遍後,
他們就明白了。
原來釣魚這麼簡單。
慢慢的都習慣釣魚這件事了。
喜歡奮進請大家收藏:()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