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之後,劉和再次被劉宏召入宮中。
這次依舊是嘉德殿,劉宏的氣色也越來越差,臉上充滿了濃濃的死氣。
蹇碩見到劉和到來,将一封奏表遞給劉和,劉和看了一眼劉宏,見劉宏沒有任何動作,才接過奏表看了起來。
奏表是董卓寫的,他拒絕了劉宏的任命。
董卓在奏章裡聲稱:其下屬的湟中義從、匈奴士兵都來攔住董卓趕赴雒陽的馬車,苦求董卓不要抛棄他們,董卓制止不了他們,隻能留下來寬慰他們,如果有情況有變再向朝廷彙報。
劉和看完後說道:“陛下,看來這個董卓也不簡單啊,他應該已經意識到了這背後的緣由,所以才拒絕了任命。
”
“愛卿可還有别的辦法?”
“臣沒有辦法了,除了直接令右将軍皇甫嵩攻殺董卓。
”
這時,一旁的蹇碩建議道:“陛下,臣有辦法。
”
“說...說看。
”
“既然董卓不願擔任九卿,那幹脆給他一個更高的職位好了。
”
“給他一個三公嗎?不行。
”
“不不不,三公自然是輪不到董卓的,依臣看能夠超過九卿的就隻有州牧了。
”
聽完蹇碩的話,劉和不顧劉宏在場,指着蹇碩呵斥道:“一州州牧甚為重要,董卓狼子野心怎麼能擔任州牧一職?”
“左将軍先聽咱家說完,董卓雖然狼子野心,但也得有時間插手雒陽的事才行啊,長久以來,并州經常遭到鮮卑人的劫掠,這幾年還有白波賊和南匈奴人叛亂,可以說是相當混亂,若是讓董卓擔任并州牧的話,這些東西足以讓董卓焦頭爛額了,到時候他便沒有時間插手雒陽的事了,将來局面安定下來,在撤掉董卓也不晚。
”
“好,就這麼做,蹇碩,你派人去傳令吧,子興,你留一下。
”
“諾。
”
“子興,幽州的事情怎麼樣了?”
“自從上次的大戰後,張舉、張純和烏桓人全都逃出塞外,如今幽州已經逐漸安定下來了。
”
“張舉和張純可有抓住?”
“張舉被烏桓峭王抓住,張純被其手下王政殺死,首級已經被送到我父親那裡。
”
“好,拟旨,加封幽州牧劉虞為太尉,領幽州牧一職,封容丘侯。
”
“諾。
”
“你先下去吧。
”
“臣,告退。
”
數日之後,董卓家中。
看着新到的聖旨令其前往并州擔任州牧抵抗鮮卑人并将下屬軍隊轉交給皇甫嵩的聖旨,董卓再次将李儒找來。
李儒見狀大喜道:“嶽父大人這次就應該答應下來。
”
“為何?”
“從長安前往并州是要經過河東郡的,嶽父大人完全可以找個緣由停留在河東郡繼續觀望雒陽局勢啊。
”
于是董卓接受任命,但是不肯交出軍隊,同時上書辯解道:“臣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臣關系太好了,都願追随于我,臣乞求帶這些士兵去并州,效力邊垂”。
這件事傳到皇甫嵩軍中後,皇甫嵩的從子皇甫郦勸說皇甫嵩道:“叔父,董卓不遵陛下旨意,定是有叛逆之心,現在應該趁機殺掉董卓才對。
”
皇甫嵩不從,拒絕道:“董卓不聽命雖然有罪,但我專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