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面壓制宦官,還可以落得一個明君稱号。
”
“大不了繼續扶持另一個宦官繼續和群臣競争。
”
這些在朱棣看來都不叫事。
宦官而已,還能反了天不成?!
對于朱棣來說,他與朱元璋不一樣,他對太監比較信任。
奉天靖難大部分的一手情報,都是朱允炆身邊的太監提供。
且朱棣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太監一輩子都是皇帝的奴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臣們有家室有子孫後代,需要為後人謀劃未來,而太監隻需要服務好皇帝即可。
陳羽端起酒來,敬了朱棣一杯:
“老朱不錯啊,永樂帝确實有鎮壓一切都魄力,太監哪怕在鬧騰,在永樂帝手中也翻不出多大的浪花。
”
“可是,誰又能保證大明後世之君,個個都是永樂帝那樣的雄主?”
朱棣身邊的太監,能人非常多。
比如說有個叫狗兒的太監,可謂沖鋒陷陣的猛将,為奉天靖難立下了不少功勞。
七次下西洋的鄭和,也是朱棣身邊非常受信任的太監。
出仕西域的侯顯、前往暹羅的李興、巡視陝甘的馬靖全部都是太監。
這些人在永樂朝全都得到了重用,後來更是設置了東廠。
可見朱棣對太監的信任。
陳羽又抿了一口酒,将碗放下,繼續說道:
“宦官其實也是人,是人都會有欲望。
”
“他們少了普通男人生理上的基本功能,那麼就會追求精神上的欲望。
”
“比如貪欲!權欲!!”
“宦官們的經曆會讓他們本身缺乏安全感,在皇帝眼中,宦官是最值得信任,可在宦官眼裡卻認為沒人是可以相信,能夠相信的隻有手中的權與錢。
”
“當宦官們有了錢之後,他們就會追求至極的權。
甚至會産生架空皇帝的想法。
”
“宦官隻是皇權的衍生物,皇帝想要扳倒他們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朱棣想了想,還是不認為宦官有那樣架空皇帝的做法。
畢竟在朱棣的眼裡,不要說宦官幹政有危害,宦官膽敢違背自己的旨意,那麼他會毫不留情的将他們活刮了。
哪裡來的架空架空皇權這樣駭人聽聞的事情發生。
陳羽點了點頭,表示認同,随後反問道:“對,大明後世的皇帝有可能真的有這樣一号人存在,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斬殺閹黨。
”
“然後呢?”
“什麼然後?”朱棣道。
陳羽笑着說道:“然後文臣勢力複燃,皇帝無奈又得扶持宦官與之對抗,繼而将爛攤子留給下一任皇帝。
”
“這種惡性循環一直存在。
”
“但是朝中隻有兩股力量維持的平衡,其實是非常脆弱,很容易就會被打破,因為在上一任閹黨被除掉的時候,中間會出現一大段的真空期,這個時候的皇帝沒有任何依靠。
”
“而這些都是在沒有外部壓力的假設下進行,要是這個時候外部來一股敵人,大明那些文官大概率就會出現宋朝那樣以求和為主,畢竟敵人打進來對于他們來說隻是換一個皇帝罷了。
”
這裡面崇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胸懷大志,一上任就馬不停蹄地收拾閹黨。
卻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死前,王承恩對崇祯皇帝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忠賢若在,事必不至此。
朱棣沉默了,閹黨不穩定,文官集團說白了就是那些士大夫,改朝換代對他們的利益來說影響的并不大。
所以,要是真的到了大明生死存亡之際,皇帝還能重用誰?
一時間,朱棣突然感覺前方比之前更加的迷茫。
好像大明一樣,深處于一片白茫茫的大霧之後,隻有永樂一朝看着仔細,在遠點無論如何奔跑,都是危險重重。
朱棣沉吟了半晌,最終問道:“難道要任用宗室藩王?可這會不會有封疆列土的風險。
”
“所以這就回到了對藩王一削到底的政策其實是行不通的,因為大明真的在乎存亡的除了宦官之後就屬宗室了。
”
“而且話又說回來,那些宗室也是人,那麼最終還是可以利用人性來更改一下削藩政策。
”
“隻要将‘降等世襲制度’更改為‘升等世襲制度’,那麼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
話落,朱棣深深吸了一口氣,感覺好像摸到了一點頭緒。
腦子癢癢的,像是有什麼東西要長出來一樣。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