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長歎一聲,看着大殿内懸挂的太祖朱元璋畫像輕聲自語道。
“皇上,兒臣無能,目前還沒有想出辦法。
”
門口出現一道身影,三百多斤的體重壓着兩隻小短腿,快步走了進來之後,立馬誠惶誠恐的跪在地上。
朱棣看了一眼連走路都費勁的朱高熾,更加喜歡漢王了。
但是沒辦法,皇位這個東西不是喜歡誰,就可以誰做皇帝。
想争太子,必須朝中得有支持你的人。
想當年李世民的天策府可是人才濟濟,無論打仗的人還是治國的人,可以說一抓一大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目前朝中一大半以上的文官,可以說都受過太子的恩惠,同時也受過漢王的誣陷與排擠。
朱棣衡量太子歸屬當然不可能輕信‘好生孫’幾個字,而是要看他治國的能力。
大明的仗,朱棣自認會替後世兒孫打完。
而接下來的皇帝,則需要一個下馬治國。
朱棣試着将政務交給漢王管理。
一塌糊塗。
所以現在朱棣明面上對老二喜歡,其實這些都是為了打磨朱高熾。
給老大适當壓力,不要讓他因坐上太子而放松。
朱棣并沒有理會跪在一旁的朱高熾,而是看起了姚廣孝的奏章。
第一:
大明宗室登基分為:親王、郡王、鎮國将軍、輔國将軍、奉國将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
光是計算親王與郡王第八代的宗室俸祿,就會壓垮大明财政。
那幹脆取消這個制度。
但又擔心藩王動刀兵,那麼隻需要承諾好目前藩王的三代即可。
甚至可以按照之前策略,多拿出些賞賜來換取藩王兵權。
三代之後,大明直接不承擔藩王的俸祿即可。
那個時候将近百年之後,期間産生的宗室俸祿,在大明可接受的範圍之内。
而且保障目前藩王百年之内的利益,宗室三代也獲得了好處實打實的好處。
百年之後,宗室就讓他們散養。
宗室供養的爛攤子,朝廷不管了。
朱棣感覺非常不錯,供養宗室百年,朝廷也算仁至義盡了。
而且自己立下祖訓,将供養宗室百年之後的隐患告誡百官,相信朝中禦史也會閉嘴。
朱棣點了點頭,滿意的繼續往下看去。
第二:
燕王之所以‘清君側’成功,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與十幾個藩王情感深厚,獲得了大明藩王助力。
所以,為避免各地藩王暗地勾結,應每年随機抽取四分之一藩王宗室進京,與皇帝溝通感情。
而不是私下裡讓藩王之間溝通感情。
如果提前收到藩王不臣之心,可在他們進京之後,找各種理由,除掉他們。
若藩王不來,則可直接出兵。
名正言順。
藩王進京與皇帝溝通,誰知道宗室之中有沒有皇帝黨!
這樣一來,可使各藩王宗室相互猜忌,無法聚攏。
造反,成不了氣候。
“好,好啊,不愧是奉天靖難的頭号功臣。
”
朱棣看了姚廣孝的計策之後,心情大好。
等處理完公務等到中午将這改動之後的計策講與陳羽,看那小子還說不說大明國運有損。
上次沒有喝個痛快,這次高低與陳羽一起,不醉不歸。
“太子爺,你沒有想出來,有人替你想出來了。
”
朱棣走到朱高熾身前,将手中道衍呈遞上來的奏章扔給他。
…………
…………
“掌櫃的,挺忙啊。
”
中午,朱棣又與朱高熾一起,來到了陳羽的酒樓。
隻是這一次沒在櫃台上看見陳羽,反倒瞅見他在院子裡蹲着身子。
不知道在忙些什麼。
“老朱,來的正好,我今天嘗試了一個新菜品,你們有口福了。
”陳羽笑着說道。
“這菜品好生奇怪。
”朱棣疑惑的問道:“不知是何物?”
“雞。
”
“雞?”
朱高熾一怔,這不唬人嗎?
雞他不是沒有吃過,但把一隻雞包進荷葉,然後浸泡在滿滿一盆黃濕泥的雞……
他還真的沒有吃過。
又或者說,這樣的雞能吃嗎?
“對,雞。
”陳羽點了點頭道。
隻是一個字的雞,又不是兩個字。
大驚小怪!
吃這個很恐怖嗎?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