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的待遇,沒錯吧?”
“沒錯。
”朱棣不以為意的說道。
陳羽繼續說道:“現在的藩王有一百多位,按照初始值一百來計算,大明需要供養的親王有一百位,那麼需要的俸祿則是一百萬石。
”
“皇家宗室注重傳承,子嗣當然是多多益善,那麼我們我們按照每位殿下都有六位子嗣後代的數量來計算。
”
“一百位親王除去繼承親王位的各世子外,大明有郡王五百位。
”
“那麼大明需要供養的君王就有五百位,需要的俸祿則是一百萬石。
”
“大明親王與郡王加起來的俸祿有兩百萬兩,對于大明來說不算多,還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内,沒錯吧?”
明朝并沒有乘法口訣這樣快速簡便計算的手段,于是陳羽選取了比較好計算的整數。
但一個宗室生六個崽,并不是危言聳聽。
而是事實發生。
既然生一頭朱姓肥豬就可以領一份俸祿,那麼隻要生的多,領的俸祿也多。
發家緻富的捷徑,就是多生朱姓肥豬。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經濟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于是,
在奇葩宗室供養制度的鼓勵下,朱家宗室各王府開足馬力進行生育競賽。
造出來有史以來最多的人形垃圾。
比如慶成王兒子的數量就達到上百人之多,以郡王為例,郡王嫡子世襲郡王,餘子皆封鎮國将軍。
隻慶成王一人之力,便讓明朝需要憑空增添出上百人份的鎮國将軍俸祿。
“明白。
”朱高熾聲音有些低沉,心中有些不好的預感。
盡管朱棣當年上學不好,但是這些簡單的算術,還是不在話下。
他點了點頭示意陳羽繼續。
陳羽繼續說道:“我們在剛剛計算的基礎上,以三十年為一代,每代親王的後裔人數為六,接着我們計算一下未來宗室的數量。
”
“大明第一代,宗室一百人。
”
“三十年之後,大明第二代,宗室六百人。
”
“六十年之後,大明第三代,宗室三千六百人。
”
“九十年之後,大明第四代,宗室兩萬一千六百人。
”
“一百二十年之後,大明第五代,宗室十二萬九千六百人。
”
說到這裡,陳羽有些口幹舌燥了。
他停頓了片刻,給自己倒了一杯酒,喝了起來。
朱棣卻并不在意,聽着陳羽的話,臉色微微變的有些凝重,腦中也在不斷的思索。
他從小就非常崇拜自己的父親朱元璋。
所以想當然的認為,對于朱元璋制定藩王制度中的宗室俸祿,本質上沒有多大的問題。
他甚至想在此基礎上,再次提高藩王的俸祿,用來換取藩王手中的兵權。
可聽陳羽這麼一說,
朱棣卻似乎感覺不是那麼回事。
其中的利害關系好像有些不對勁,但他又沒有抓住。
“彭!”
就在朱棣思索之際,朱高熾手中的杯子摔在了地上。
四分五裂。
從朱高熾震驚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的心中不平靜。
朱棣:“怎麼回事,毛毛躁躁。
”
朱棣感覺差一點就要抓住精髓了,但朱高熾這麼一鬧,把他的思緒打亂了。
“兒……一時未抓穩。
”
朱高熾臉色有些不好。
“不礙事,我來收拾就行。
”陳羽笑着對朱高熾說道。
按道理,
話都說到這,做商人的,經常與數字打交道,應該能夠理解。
但沒想到,
老朱沒有理解出來,反倒小朱先看出其中的門道。
看來這個三百多斤的朱家老大,經商方面挺有天賦。
“掌櫃的待會再清理吧,你繼續講,我感覺我快要懂了。
”朱棣有些急切的說道。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